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众所周知,刘伯承元帅是现代著名军事家,他戎马一生,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经历和指挥过无数战役,被誉为“战神”。毛泽东称他是“当代孙武”。邓小平称他“屡建战功,以足智多谋的‘独目将军’闻名于世”。
刘伯承早年曾在四川大败军阀吴佩孚,后来作为红军首任总参谋长,在万里长征中指挥了四渡赤水和强渡金沙江等著名战役,还曾孤身深入少数民族地区与其首领“歃血为盟”,为长征的胜利建立功勋。在抗日战争中,他所领导的129师是百团大战的主力,在解放战争中,他与邓小平共同指挥过上党战役、邯郸战役和著名的淮海战役与渡江战役,后挥师进军大西南,“横扫千军如卷席”。
但建国后的刘帅却不愿看炮火连天、血肉横飞的战争影片。他多次感慨道:“我们牺牲一位战士,他的全家都要悲伤,这给那个家庭带来多大的损失!同样,一个国民党士兵死了,也会殃及整个家庭。他们都是农民的子弟,一场战争要损伤多少家庭啊!就是因为这个,每在战前我们连觉都睡不好。现在战争结束了,我就不愿看、怕看战争的场面……我至今仍看到无数同胞为我们铺设的一条血肉模糊的路,我们是踏着他们的尸体走向胜利的。敌人也一样,他们也是我们的同胞啊!” 刘帅的子女曾问父亲:“淮海战役打得那么漂亮,怎么从未听您在我们面前提起过呢?”刘帅不堪回首地说,那场战役结束后,他梦见千百万年轻寡妇找他要丈夫,无数白发老人找他要孩子,他心里不安,所以根本不愿去想、更不会去谈起那场战役了。
从这些扼腕感人的话语,不难看出一代名将心中深藏的人文关怀和人性之美。其实许多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都是这样。一代伟人毛泽东堪称“战神中的战神”,然而他也有“三怕”,一怕泪,二怕血,三怕人喊饶命。在陕北困难时期,一个警卫小战士逃跑,被抓了回来,有人说“枪毙这个龟儿子!”他吓得直喊“饶命”,被毛泽东听见。毛泽东不但让把他放了,还让给他做些好吃的。1949年5月24日,三野第七兵团21军61师进驻溪口,毛泽东指示,“在占领奉化时,要告诫部队,不要破坏蒋介石的住宅、祠堂及其他建筑物。”充分体现了毛泽东的远见和大度。多次受到毛泽东、刘伯承夸奖的粟裕也是一位“战神”,孟良崮战役结束后,当时我军几乎连打扫战场都来不及,就下令撤出。在这样宝贵的时间里,粟裕却特别下令安葬张灵甫,用的是一口全木棺材。
孟子说: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从刘伯承拒看战争片,到毛泽东的“三怕”,再到粟裕厚葬张灵甫,让我们看到了革命先辈的“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这是道德修养的至高境界,也是做人和执政的大智慧。在当下,以人为本,科学发展,促进和谐,愿各级领导从“战神”的人性之美中受到感召。
本文来源人民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