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0|回复: 2

松风吟

发表于 2018-12-8 20:41:5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每日好诗
松风吟
作者: 黄斌 2018年11月26日09:30 浏览:3019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那无色无形的力推动了所有的松枝却只是空白
呵  你看  几乎所有的松枝
都书写出墨绿酣畅的一撇  
或一把把有凹槽的弯刀一闪
一匹马飞速跃过  只看得到马尾
一群马忽闪而过  也只看得到马尾
还有马蹄  它们只是旋转中密集的声音
这来自天外的无色无形的力是抽象莫名的力
它没有名字  只有实体
它只有精神  没有肉身
它一身的蛮力找不到能够用尽的边界
它没有自我的肖像  五官扁平如湖面
它狂飞乱舞的四肢掠地而过却无法现形
它在松针上  找到珍贵的飘荡着的线
在松果上  实现了稀有的可以立定的点
在松枝上隆起了阳刚之美的肌肉
在粗大的树干上找到了骨骼和皮肤
它喜极而泣  终于获得了一具血肉完整的生命
但其实这或许只是一首歌  或一首琴曲
只是一次偶然的实现或附体  
虽说短暂  但真实不虚  不是梦幻
还有我  一个碰巧听到这场松风吹拂而过的人
捡起地上的松针  双手捧起如细小的香烛
而满山的山地松和马尾松
不少都是百岁以上的长者
它们一直都是这样站立着
像刚刚款待罢一个过境的客人
当风停下的时候  它们的树枝
如拍了拍手  恢复了平常习惯的样子








点评



梅兰竹菊松,这五君子在古往今来的诗词中,被众多人反复写过,松风也有许多绝句,在这古老的物象上着墨是“向难度写作”作为。对老主题如何写出新意,是考验作家智慧以及能力的标尺,写不好就会在前人的思想与美学境界里拾人牙慧,吃点残羹冷炙。

诗人《松风吟》给我们的新意在于,诗歌意象的新奇性,诗人笔下的“松风”是这些意象组成的,即“一匹马”、“一群马”、“一首歌”、“一首琴曲”,是“香烛”,是长者,过境的客人。把松风的不可视变为具体的物象,变成可视的,可触摸的,这就是智慧写作,就是高于一般性的写作。

《松风吟》诗境开阔,气势壮观也是可赞之处,让诗境幽远阔大的根本是诗人对事物本体认识的深刻性。诗人表面上是写松与风,其实它内核表现的是人生的追求,以及精神的高洁,更多的是写出诗人对事物变化的豁达态度。他写到“当风停下的时候,它们的树枝/如拍了拍手/恢复了平常习惯的样子”这是诗人所理想中的人生态度,一切随遇而安,一切平常如风,持有这样心境的人,自然诗歌就有了有别他人的美学表达和思想性。

只是我想提醒诗人需要注意诗歌写作中的泛散文诗的问题。



✦特邀点评:李云







“每日好诗”点评专家名录



陈先发 陈卫 曹宇翔 耿占春 冯雷 顾北 顾建平 洪烛 霍俊明 简明 蒋浩 贾鉴 雷武铃 冷霜 李少君 李建春 李海鹏 李犁 刘向东 李云 梁晓明 卢辉 罗振亚 马知遥 莫真宝 任毅 荣光启 树才 师力斌 谭五昌 唐翰存 田原 唐诗 吴投文 汪剑钊 王久辛 王士强 西渡 向以鲜 杨碧薇 杨克 杨墅 杨四平 杨庆祥 余怒 叶舟 臧棣 张德明 张定浩 张清华 张光昕 周伟驰 周瓒等。



(以姓名拼音为序,排名不分先后)

✦“每日好诗”栏目主持:孤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12 10:52:4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23 00:49:19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