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65|回复: 1

[深圳新闻] 掌上公祭、徒步寻访、接力阅读——国家公祭日前群众线上线下祭同胞

发表于 2018-12-12 21:46:3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华社南京12月12日电 题:掌上公祭、徒步寻访、接力阅读——国家公祭日前群众线上线下祭同胞
  新华社记者蒋芳、邱冰清
  掌上公祭、徒步寻访遗址、“和平许愿墙”签名、12小时接力阅读……公祭日前夕,全国各地群众开展内容多样、感情真挚的线上线下悼念活动,缅怀同胞,祈愿和平。
  “今日,请珍惜活着的每一天”“吾辈当自强”……随着第五个国家公祭日临近,全国各地的人们纷纷点开国家公祭网,为遇难同胞点亮一支蜡烛、献上一束鲜花、敲响和平大钟,表达各自的缅怀与悼念之情。
  早在一个月前,南京的100组家庭集体种下500株紫金草花苗,共建和平花圃。没能到现场参与植草的人则通过线上“播撒紫金草”,留下和平的种子。这项已经持续了5年的活动累计吸引了1.4亿名网友参与,和平的心愿借助互联网,传播至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日本等。
  “不是控诉,没有悲情,他们用朴素的方式,证明人们从未忘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副馆长凌曦说。
  还有一群国际友人,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南京安全区”。他们走过拉贝故居、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总部旧址、原金陵女子文理学院等当年的“战时生命线”,致敬国际人士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平民的人道主义援助和义举。
  连续几年参加徒步活动的美国摄影师克里斯·马吉告诉记者,他的祖父约翰·马吉曾担任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委员,拍下的105分钟画面后来成为南京浩劫中仅存的动态影像。“来到这里,我百感交集。我敬佩并感恩他们在1937年那个寒冷冬天为难民们所做的一切。”
  “无论哪种方式,表达的都是对遇难同胞的缅怀,对先辈付出的感恩,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纪念馆馆长张建军说。
  公祭日前夜,12月12日晚7时,12位各界代表及81名大学生将在拉贝故居,分主题展开持续12小时13分钟的读书接力,诵读《魏特琳日记》《拉贝日记》、国家公祭鼎铭文等内容。从最黑暗到最光明,在阅读声中缅怀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迎来重生和希望的阳光。
[table=40%][/table]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14 21:03:49 | 查看全部
欢迎阅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