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493|回复: 61

本期班组天地主题:热点聚焦·员工心理收入(bztdxxl定),周四下午19点截稿

发表于 2008-1-12 23:09:4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员工新期望:多些“心理收入”
   
      周兵是重庆能源集团渝阳煤矿抽放队的一名老施钻工,工作积极肯干,是队里不可多得的技术业务尖子,享受着技术津贴,工资也比班组其他人要高出一截,按理说:他工资多应该高兴才是。可近段时间来,他在工作上明显不开心,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工作也没了往日的激情,上班总显得有些无精打采,前所未有的“两天打鱼三天晒网”的现象也逐渐多了,前几天还请了10天假,准备到外面去“散散心”。
      周兵的反常现象引起了队支部书记的注意,是什么原因让一向积极肯干的他发生了如此巨大的转变呢?队支部书记在多方了解才得知:周兵为减少在硬岩中的施钻时少损坏钻头,多次向分管副队长建议改进施钻钻头,可副队长认为技术革新应由专业技术部门负责,于是将他的建议弃置一边,没有理采。周兵认为自己的建议很好,便自作主张,自己掏钱到矿机修厂加工回两个加厚合金刚钻头,拿到工作中暗地搞起试验,没想到还真达到了一个顶原来俩个的作用,正在周兵暗暗高兴,满以为会得到队领导的表彰时。矿安检人员前来在检查他们班施工的钻孔,却接连发现几个钻孔都不合格,原因是周兵加工的钻头孔径超过规定大了两毫米。安检人员不但对他们班进行了处罚,还要他们重新施工。这一来,引起班组员工对他不满,大家都在背后指指点点,原因是返工即浪费时间又不好施工,最重要的还是没工资白做工,分管副队长也狠狠批评了他,说他是吃多了没事找事干。班组员工的不理解和队领导的批评伤了周兵的自尊,让他背上了心理负担,自此失去了工作的激情,还引发了逆反心理,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想法。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队支部书记主动找到周师傅沟通谈话,进行交心,将周兵的建议认认真真作了记录,并将两个钻头送到矿技术主管那里进行鉴定,请矿技术主管部门对他加工的钻头方式和效益进行评估。
      经过矿主管部门的鉴定,周兵加工钻头的建议和想法很好,但因矿机修厂无此加工技术,且因加工的合金钢片太贵,如果送出去加工,成本及加工费算起后没有多大经济效益,因此决定不采纳。但该队支部书记在召开队委后认为,虽然周兵没有经过队领导同意,私下加工钻头,其作法虽不可取,但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队上的材料损耗,其建议和想法都值得提倡。于是,队领导决定给予他100元的鼓励奖,同时将他的建议张贴在队意见栏里,以此激励全队员工提出更好的施钻工艺改进建议。
      现在,周兵主动辞掉了已请好的假,又变得开朗精神起来,不仅在工作上更加积极,而且还主动请缨当起两名“后进”员工的师傅。
   
(笔者评说)“精神”奖赏是调动员工工作激情的有效法宝

    心理学家威廉•杰姆斯曾经说过:人性最深层的需要就是渴望别人的赞赏。赞赏实质就是一种“心里效应”,是对员工工作的一种肯定,是激发员工工作激情的法宝。从上述事件中,我们不难看出:周兵在改进钻头中,受到班组员工和副队长的谴责,如果不是该队支部书记和周兵进行沟通交心,认真听取其建议,并从精神上积极给予赞赏,则周兵还可能自暴自弃下去,真正失去工作信心和激情。
     实际上,获得别人的认可和赞美,是企业中每一名员工潜意识的心理需求。大多数员工都希望通过工作来发挥自己的最大潜能,使自己的能力得到充分展现和承认,并渴望从工作中得到乐趣和享受,而不仅仅只是为了赚取更多的工资。那么,如何给予员工更多的“心理收入”?更加提高员工的工作激情呢?笔者在此以为:
     首先是重视精神奖励。管理者要多肯定下属员工的工作,其实,管理者往往一句祝福的话语,一声亲切的问候,一次有力的握手都能让员工终生难忘,都是激励员工工作的动力源。对员工好的作法和提出好的建议,要微笑着洗耳恭听,作好记录,即使对员工不成熟的意见,也一路听下去,并耐心解答,对的确好的建议与构想,张榜公布并加以经济奖赏。试想,如果一个工作优秀的员工,无论如何表现,都得不到领导的赞赏和肯定,那他还会有工作激情吗?工作绩效还能提高吗?可见,管理者对下级工作成效和好的作法毫不吝惜的赞美和赏识,不但能有效地激发出员工的自信心和工作动力,而且还能融洽上下关系,使工作变得优质高效。
      其次是建立有效沟通谈话机制。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说明,人的需要分为生理、安全、自尊、社交和自我实现。很多时候,管理者往往都只注重员工的安全及生产绩效、注重经济激励方式,忽视了员工的自尊、社交和自我实现方面,他们大都以自我为中心,很少与员工进行促膝谈心,或不屑与员工进行交心谈话。殊不知,与员工的有效沟通不仅能发现员工的亮点,而且还能对员工产生一种“心理”效用,让员工感受到领导对他们的尊重和认同,体现了他们在企业的主导地位和价值,也能进一步释放员工压抑的心情,有效增涨员工工作士气,提高员工工作激情。
    因此,管理者要充分用好精神奖赏,给员工多些“心理收入”。
作者:李勇,
作者单位:重庆松藻煤电公司渝阳煤矿
联系电话:48732029  13274002230
邮编:401448
审核:渝阳煤矿党委宣传副主任岳万梁
4873217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00:26:0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08:07:02 | 查看全部
敬请各位老师指点一、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0:14:46 | 查看全部
心理收入的提法在两年前就有报道,其实就是如何保护职工工作激情和积极性的问题,这篇稿子行文比较紧凑,评论也到位。可我不明白,周兵的改进施工工艺的建议为何最终没被采纳?是什么原因呢?如果那个副队长也是因为看到这个建议不可行而予以不理不睬,那么,这个副队长仅仅是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够好而已。如果明知道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可行却大加赞赏,给予支持,这会不会成为另一种误导?会不会给企业生产带来另一种浪费?这里是不是应该说清楚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0:22:1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0:28:13 | 查看全部
引用第3楼班组职工ctxz于2008-01-13 10:14发表的  :
心理收入的提法在两年前就有报道,其实就是如何保护职工工作激情和积极性的问题,这篇稿子行文比较紧凑,评论也到位。可我不明白,周兵的改进施工工艺的建议为何最终没被采纳?是什么原因呢?如果那个副队长也是因为看到这个建议不可行而予以不理不睬,那么,这个副队长仅仅是采用的表达方式不够好而已。如果明知道职工提出的合理化建议不可行却大加赞赏,给予支持,这会不会成为另一种误导?会不会给企业生产带来另一种浪费?这里是不是应该说清楚呢?
ctxz老师的评点的确有见的,指出了深层次的东西,作者应该赶快完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31:58 | 查看全部
我正在修改,谢谢各位老师的精彩点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0:34:14 | 查看全部
谢谢 ctxz老师、方向老师、马兵老师及xxcdb123老师,并衷心向您好们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08-1-13 11:57:05 | 查看全部
已经修改,再请各位老师指点!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08-1-13 13:10:58 | 查看全部
修改过后明显的感觉好多了,恭喜回味,写得真是不错,向你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