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56|回复: 2

点亮“国宝”回家之路

发表于 2018-12-20 10:41:2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不久前,国家文物局向中国国家博物馆划拨青铜“虎鎣”。至此,这件流失海外百年的圆明园青铜器,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如果说,这件西周晚期珍贵文物的流失,铭记着一段屈辱的中国近代史,那么今天的回归,则标志着中国国力的逐渐强大和整个社会对文化的重视,从一个侧面见证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方唇、 短束颈、宽折肩、圜底,足根饰饕餮纹,腹下部饰瓦纹,腹上部饰横S形斜角云纹,其上的伏虎造型惟妙惟肖……在灯光的照耀下,青铜“虎鎣”散发着神秘、高贵的光芒。今年3月,青铜“虎鎣”即将在英国拍卖的消息传出,媒体跟踪报道,人们持续关注。国家文物局经过信息收集、协商谈判等多方面工作,推动青铜“虎鎣”返还。最终,境外买家将青铜“虎鎣”捐赠给国家文物局,为青铜“虎鎣”回家之路画上了圆满的句号。正如国家文物局局长刘玉珠所说,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是我国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流散回归历程与国家治乱、民族兴衰密切相关,寄托着中国人民深厚的历史与文化情感。

  见证历史沧桑、经历百年漂泊,青铜“虎鎣”的回归,既有历史意义,也有现实意义。流失海外文物的追索是世界性难题,既有的国际公约在追诉时效和强制性等方面,存在约束力小、执行力弱等问题。对此,我国不断拓展流失文物追索渠道,促成文物回国。比如,2014年青铜器皿天全方罍器身的回归,就是通过省级博物馆出面、民间收藏家出资,通过多方协商达成洽购的方式促成,既体现尊重市场,又讲究策略。相关负责人指出,我们主动有序推进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工作,为建立更加公平正义的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国际规则贡献中国力量、中国智慧。

  在流失海外文物追索中,我国探索多样化的文物追索路径,为国际社会提供追索成功案例和经验。近年来,国家文物局逐步建立综合使用外交斡旋、协商谈判、执法合作、司法诉讼等方式追索返还流失文物,促成了30余批次近4000件套流失文物回归祖国。圆明园鼠首兔首、秦公晋侯青铜器、大堡子山金饰片等文物的成功追回,为宣传流失文物追索返还原则理念、保护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如今,我国高度重视历史文物保护,不断加强文物保护利用改革,让保护文物的观念深入人心。同时也应该看到,我国流失海外的文物数量众多,每一件文物面对的实际情况也不尽相同,海外流失文物的追索仍然任重道远。据中国文物学会统计,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超过1000万件中国文物流失到欧美、日本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除了成功追回的“国宝”,还有更多的文物,期待“回家”。进一步拓展文物追索渠道,形成海外文物追索的机制,我们需要和国际社会更深入地沟通、更紧密地合作,也需要更多社会力量的参与和推动。

  据悉,青铜“虎鎣”入藏国博后,国博将做好相关研究、展示工作。相信不久后,我们就能够在博物馆看到这件文物。希望更多人能够听见“国宝”回家的故事,更多人能够关注参与文化遗产保护,举各方之力,点亮“国宝”漫漫回家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0 20:34:3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6-30 06:21:58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方老师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