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71|回复: 1

属于自己的幸福

发表于 2018-12-26 12:30:0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从小父母就说不求我大富大贵,但求一生平安幸福。平安倒是好解,无病无灾逢凶化吉便是。幸福是什么,却没有个准确的定义,如何去追求,也没有人给过些许指导。我同大家一样,曾无数次的在生活小事中找寻幸福的痕迹,一抬头发现夕阳染红了一大片晚霞,心中窃喜明天的艳阳天;或是和好友阳台彻夜谈天、分享心中秘密,这些都让心里的幸福指数飙升。但这些幸福点对于整个人生来说,便显得指导性没有那么明确,所以我便不断思考幸福到底是什么,要如何来追求?
幸福,究竟是种生活状态,有车有房有社会地位,人前显赫背后可能孤独的独角戏?还是一种生活方式,可以在香港shopping、瑞士滑雪、去大溪地潜水,随心所欲?还是大隐隐于市、平静谦和的心理追求?当然当前各种媒体舆论和社会导向的指引下,追求物质的享受及时行乐已变成无可厚非的生存需求,所以在大潮流的推动下,另辟蹊径走少数人的道路就变得格外艰难。但从一本畅销书《世界我想和你不一样》所引发的诸多共鸣来看,走少数人的道路、追求心中的宁静才是个人心中真正想要追寻的方向。
电影《欲望都市》里有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女主角白天衣着光鲜,是穿梭在上东区的名媛;男主角更不用说,钻石王老五公司老板。俩人临睡前躺在床上,昏黄的灯光卸下世人眼中的光环和地位,一个戴着眼镜看电视,一个穿着睡衣看书。他推下眼镜满怀爱意地说,你可能是最后一个还从图书馆里借书的人吧。她笑笑回答,我就喜欢纸质书上的味道。这个场景格外打动我,两人抛开现实世界里众人的眼光还原最放松地做自己的状态,更是有对书的眷恋夹杂在其中。自己深深地感觉到,读书能让人内心平静,感到幸福。
在国外,地铁里随处可见读书的人,下了车还被牢牢吸引在书中,驻足在站台上接着读的也曾遇到过几个。当然你可能说我们的环境没有那么宽松,上了车有地儿站就不错了,哪儿还有地儿腾出来看书,再说也没心情。确实,环境影响心情,喧闹的环境不利于沉下心来,不然孟母也不会三迁了。但是环境导致一时浮躁的心情,却不是持续浮躁的根本原因。而让心静下来,把杯子放空的最好方法无非读书。古人总结书中自有的颜如玉、黄金屋必然存在,而是否读书,书的种类和数量却在于个人的选择了。
读什么样的书?有人说杂志。期刊类也可以算书,但严格来说这些只能算是文章,书有完整的知识体系和想要表达的整体思想。比如说看芮成钢的《虚实之间》,随着经济新闻人的足迹走遍各大峰会,了解世界金融,并开始思考在个人生活中是否应该以经济作为最终价值观;看毕淑敏的《蓝色天堂》,在文字中环游世界,总有一个理由可以让你动身,也或许只有一秒就可以让你爱上一个城市。世界那么大,如果我有机会走遍世界,那我,便可能不再是当初那个固步自封的我。
其实读书,即是用文字和想象编织出一副新的图画,把自己从原来既定的生活习惯中脱离出来,全身心投入到新的画面中,或引人落泪、或扣人心弦。阖上书的时候总会难以释怀,巴不得自己就是书里的主人公,并有这份儿传奇的经历,就算下一秒就要面对灰蒙蒙的天,心态也完全不一样,就好像自己亲身体验过,又变成自身的经历了。经历决定眼界、决定心态,而增长经历最快的方法就是读书。换句话说书读多了心态自然沉稳,便会越容易感受到幸福。
对于我而言,图书馆在我成长过程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时候不爱看小说,总觉得太假,专挑些偏成熟的书来看,当时记下的书单已经找不到了,但还记得一本一本把馆里刘墉的所有书都搬走看了一遍。再到后来有人说我是内心强大的人,想想与当年打下的基础一定不无关系。不经意播的种可能长成参天大树,无意中读过的书、悟的道理都在日后生根萌芽。
如此,读好书可以扩大眼界,见识更宽阔的天地,这样曾经压倒心灵的巨石在广袤的天地间最终轻如一粒尘埃,不再会记挂在心上;也更容易在遇到风浪时坚定地挺过去、在处于巅峰时不骄不躁;在生活、工作和家庭上给自己和别人带来幸福感,且长长久久地幸福下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6 15:56:12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