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0|回复: 1

[转贴] 看见

发表于 2018-12-26 20:11: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李耿源 《思维与智慧·上》

海风,暖阳,在泰坦尼克号洁净的甲板上,露丝欣赏着杰克画的女性人体素描,赞道:“你很有天赋,杰克,你能看透人。”这时,杰克对露丝说:“I see you。”

我第一次看《泰坦尼克号》,是录像带原声版。英语单词“see”直译是“看见”,杰克说这句话时,字幕却是“我理解你”。

还是这句话,在潘多拉星球那棵霓虹般闪烁流光异彩的灵魂之树下,另一个杰克深情地对着纳美人公主奈蒂莉说:“I see you。”同样是卡梅隆导演,但在《阿凡达》的字幕却翻译成了“我爱你”。

为什么两个杰克说同样的话,翻译却大相径庭?问了一位英语老师,她说,在不同的语境里,“see”还有“理解”“明白”“领会”之意。翻译成“爱”,她也表示不理解。

穷画家杰克说这句话时,清澈的眼神瞬间穿透了露丝桀骜外表下的柔软,从此激发了她的巨大能量与勇气;阿凡达杰克说这句话时,奈蒂莉的眼睛瞬间发出夜明珠般的光芒,从此他们生死相依。我想,两部片子的字幕都没错,所谓“看见”,就是双方深情对视,目光穿透时空与视网膜,直抵对方内心。

前段时间参加心理咨询师培训,教授在课堂上播放了一段近乎残忍的关于“看见”的心理测试视频。妈妈先是温情地看着坐在婴儿车上的男婴,男婴注视着妈妈开怀地笑了,还兴奋得手舞足蹈。后来,妈妈转过脸去,再转回来时是冷若冰霜的表情和漠视的目光。男婴先是一愣,接着试图用笑声和手势引起妈妈的注意,多次尝试无果后,终于号啕大哭。试验证明,还不会言语表达的婴儿,也能区别“看见”与漠视。

单位楼下有家夫妻开的小吃店,前段假期有个10岁左右的小男孩来帮忙,招呼客人、端盘收碗、清扫垃圾,忙得不亦乐乎!他是店主的儿子,却常遭致他们的打骂。有一回趁小夫妻在廚房忙碌,我问他为什么不在老家待着,有爷爷奶奶疼爱,还不用干活。男孩说:“我皮厚,打几下有什么关系?在老家看不到他们,跟没爸妈似的……”

他宁愿辛苦干活还常被打骂,也要在父母身边。心理学专家认为,这其实不只是孩子想见到父母,更是孩子为了“被看见”。孩子潜意识里为了引起父母“看见”,甚至会做出点出格的事,被打被骂也觉得受用。

我突然想到乡下老家有太多这样的留守儿童,不禁黯然。现在可以手机视频聊天,天涯咫尺。但我们需要的爱不是隔着屏幕的影像,而是杰克对女主角那样的“看见”。

我有一个小兄弟,最近他女朋友提出分手。他跟我说,女友分手理由竟是说他没有看见她吃拔丝红薯的样子。那次,女友点了一盘拔丝红薯,他就在边上念叨:“太甜了,吃糖不好,大晚上也不消化,别吃了……”女友只好放下。后来女友给他发微信说,她看到了他鄙夷的眼神。这种眼神怎么可能真正看见一个嗜糖如命的她?没有看见,何来喜欢与爱?

看见,就是我眼中有你,而不是熟视无睹与漠视。爱,就是我看上你,你看上我,真的不是看上地位、身份、容貌、财富,而是我们互相被看见。如果我含情脉脉地看着你,你却一直低头看手机,那么也许我们只是在一起而已,而不是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8-12-28 13:26:39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