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前不久,浙江义乌市200多名拥有农村户口的公务员,被市纪检委、市委组织部等部门要求从农村迁出户口、办理农转非、退出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身份。(见7月13日新华社报道)
义乌市的那些争当农民的公务员们,争当农民不是目的,有了农民身份,除了能获得宅基地、盖房子外,还可以拿征地补偿费,并每年从村集体资产出租、物业等经营收入中获得分红。可见,利益才是他们争先恐后要成为农民的根本原因。
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农民公务员”被清退,一切都会风平浪静回到常规的轨道上来。然而,有一个问题却是挥之不去的,即为何一些地方的公务员每每成为逐利者?如果公务员有了利益就冲到前面,那么这样的国家工作人员如何去代表政府与国家的形象?前不久发生在深圳市的限价房申购一事,就曾爆出一些公务员居住着5万一平方米的豪宅,却来骗购限价房,从中获取巨额差价;山西省忻州市的限价房,更是成为了公务员小区……
身为国家公务员,本身有着不错的工资与福利,如果连这些优越的条件都不能满足部分公务员的欲望,那么出现公务员成为逐利者的现象就不是偶然,而会是一种必然。
公务员争当逐利者无疑是个危险的信号,这一行为破坏了公务员整体的形象,有关部门不能简单地予以制止便告一段落。如果每每处理类似事件时都是浅尝辄止,那么恐怕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效仿者加入到逐利的行列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