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105|回复: 0

金庸作品集:《笑傲江湖》---一   十八 联手323

发表于 2019-1-9 01:36: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过了一会,方证又道:“老祖圆寂之后,二祖在老祖的蒲
团之旁见到一卷经文,那便是《易筋经》了。这卷经文义理
深奥,二祖苦读钻研,不可得解,心想达摩老祖面壁九年,在
石壁畔遗留此经,虽然经文寥寥,必定非同小可,于是遍历
名山,访寻高僧,求解妙谛。但二祖其时已是得道高僧,他
老人家苦思深虑而不可解,世上欲求智慧深湛更胜于他的大
德,那也难得很了。因此历时二十余载,经文秘义,终未能
彰。一日,二祖以绝大法缘,在四川峨嵋山得晤梵僧般刺密
谛,讲谈佛学,大相投机。二祖取出《易筋经》来,和般刺
密谛共同研读。二位高僧在峨嵋金顶互相启发,经七七四十
九日,终于豁然贯通。”
方生合十赞道:“阿弥陀佛,善哉善哉。”
方证方丈续道:“但那般刺密谛大师所阐发的,大抵是禅
宗佛学。直到十二年后,二祖在长安道上遇上一位精通武功
的年轻人,谈论三日三晚,才将《易筋经》中的武学秘奥,尽
数领悟。”他顿了一顿,说道:“那位年轻人,便是唐朝开国
大功臣,后来辅佐太宗,平定突厥,出将入相,爵封卫公的
李靖。李卫公建不世奇功,想来也是从《易筋经》中得到了
不少教益。”
令狐冲“哦”了一声,心想:“原来《易筋经》有这等大
来头。”
方证又道:“《易筋经》的功夫圜一身之脉络,系五脏之
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断,气自内生,血从外润。练成此






经后,心动而力发,一攒一放,自然而施,不觉其出而自出,
如潮之涨,似雷之发。少侠,练那《易筋经》,便如一叶小舟
于大海巨涛之中,怒浪澎湃之际,小舟自然抛高伏低,何尝
用力?若要用力,又哪有力道可用?又从何处用起?”
令狐冲连连点头,觉得这道理果是博大精深,和风清扬
所说的剑理颇有相通处。
方证又道:“只因这《易筋经》具如此威力,是以数百年
来非其人不传,非有缘不传,纵然是本派出类拔萃的弟子,如
无福缘,也不获传授。便如方生师弟,他武功既高,持戒亦
复精严,乃是本寺了不起的人物,却未获上代师父传授此经。”
令狐冲道:“是。晚辈无此福缘,不敢妄自干求。”
方证摇头道:“不然。少侠是有缘人。”
令狐冲惊喜交集,心中怦怦乱跳,没想到这项少林秘技,
连方生大师这样的少林高僧也未蒙传授,自己却是有缘。
方证缓缓的道:“佛门广大,只渡有缘。少侠是风老先生
的传人,此是一缘;少侠来到我少林寺中,此又是一缘;少
侠不习《易筋经》便须丧命,方生师弟习之固为有益,不习
亦无所害,这中间的分别又是一缘。”
方生合十道:“令狐少侠福缘深厚,方生亦代为欣慰。”
方证道:“师弟,你天性执着,于‘空、无相、无作’这
三解脱门的至理,始终未曾参透,了生死这一关,也就勘不
破。不是我不肯传你《易筋经》,实是怕你研习这门上乘武学
之后,沉迷其中,于参禅的正业不免荒废。”
方生神色惶然,站起身来,恭恭敬敬的道:“师兄教诲得
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