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41|回复: 0

“新苏州人”罗延银

发表于 2010-7-20 08:29:1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新苏州人”罗延银
2.jpg
罗延银在为下井做准备。  林琳摄

        13年前,河南农民罗延银成为苏州城市污水管道养护工时,他没想到,在这脏、苦、累的平凡工作岗位上,还能够活出一个别样的人生。
  
  十三年如一日,疏通管道超30万米
  城市排污管道内主要是为居民的生活污水、医院废水、餐饮业污水等,其中的油垢、生活垃圾等非常容易引起堵塞,管道养护疏通是个“见不了天日”的脏活、苦活、累活,但罗延银一干就是13年。13年来,罗延银作为苏州市排水有限公司管网管理所疏通班的管道养护工,参与疏通的管道超过30万米,每年下井超过200次。
  越是逢年过节,管道疏通养护的任务越是艰巨。为了避免影响居民生活,很多时候,管道疏通必须在夜间或是凌晨作业。2006年中秋节,古胥门广场边窨井污水漫溢,而该广场举办的“姑胥盛世逢佳节,正月十五闹元宵”活动正在进行中。要想彻底解决问题,必须进行清挖。此时的古胥门广场已是人头攒动,锣鼓喧天,情况已不允许全面养护,只能调来疏通车,用高压水枪进行暂时疏通。第二天一早,天刚蒙蒙亮,罗延银就带领疏通班人员又来到广场,对地下排污管道进行清挖。他们逐个打开井盖清挖油垢垃圾,一上午就清出3车200多袋的油块。
  一根“救命绳”维系疏通生命线
  污水管道工工作的时候,需要裹着橡胶防水服,进入潮湿肮脏的下水管道。“脏和累倒是其次的,在窨井里作业,可能随时要人命。”罗延银说,下窨井最怕的是遇到硫化氢气体,一旦进入人体,四五秒钟就能要人命。
  2002年的那次“死里逃生”,罗延银一辈子也不会忘记。那一年,苏州旧学前一带有条封闭的地下排水管要疏通,罗延银确信管道里有硫化氢气体。在做好一切准备的前提下,罗延银抢在同伴的前面下了窨井。在敲开“闷头”的一刹那,回避不及的罗延银还是吸到了硫化氢。被吊上来的时候,罗延银脸色煞白、大口呕吐,好在气体浓度不是特别高才逃过一劫。
  为了保证下井作业人员的安全,罗延银和同事们摸索出了一条“生命绳”,在人员下井作业前,不仅要进行有毒有害气体检测,还要在下井作业的管道工腰间系一根“救命绳”,当发现情况不对时,窨井上面的人员能及时将管道工从井下“捞”上来。
  只要居民需要,没有疏不通的管道
  罗延银特别理解管道堵塞时居民的焦灼心情。每次接到救助电话,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现场。2004年,一拆迁户在规定时间内仍未搬出房屋,而施工方已开始施工,将这条线路污水管封头处理。由于该户房屋地势低,路边公厕污水回灌至居民家中,家中一片狼藉。虽然这不属于疏通班的工作职责,但接到有关部门求助电话后,罗延银和疏通班人员立即赶到事发现场。由于居民室内狭小,无法用疏通设备,只能采用人工排污。罗延银就跳到污水中,用水勺将污水清到桶中。整整3个小时,罗延银和疏通班人员才将管道和主管道连通,清干净居民室内污水。第二天,这户居民主动赶到单位致谢。
  2009年7月30日,苏州城区突降大雨,大儒巷8号院内积水深达半米。接到任务,罗延银放下才吃了一半的午饭,招呼同事,“走,抢险去。”傍晚6点,刚排完大儒巷的积水,平江区建设局防汛办又打来求救电话,罗延银又立即赶往平门一村,对新村排水管道进行临时封堵。
  2007年2月,罗延银被评为2006年度苏州市“十佳新苏州人”,同年5月被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成为苏州有史以来首位获此殊荣的外来农民工。2010年5月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