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走出去,管理区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人。都守在家里肯定不行,改革必须得迈出这一步。”赵国辉回忆着当时面临的纠结和窘境。
对早已习惯了油田安逸生活的王恩秀及赵国辉夫妇来说,无论外出“打工”的日子多么艰难,总能想办法克服,但唯独一个最现实的问题和顾虑却始终困扰着他们。“出去以后单位还管吗?”
“管理区就是你们的家”
改革没有回头路,在建立一个新世界的同时必然要推翻一个旧世界。员工报名的那段日子,管理五区经理张克禄的压力特别大,接连好几天晚上没有睡好。他一方面对外闯市场这个政策也感到迷茫,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做好员工的思想工作。
作为采油厂首家外闯市场的管理五区,员工们有着更多不解与顾虑。他能做的就是讲政策、摆道理、化矛盾,帮助员工从老观念里走出来,让大家明白绩效不是靠等就能出来,而要靠挣出来。油少人多,只有去创造价值单位才能有效益;只有单位有效益,员工才能多发绩效。
张海轮和同事李志强刚到新疆没多久就赶上中秋节。虽然不能与家人团聚,他们却感受到另一种温暖与感动。原来,这一天采油厂和管理区领导专程来看望大家,还从5000公里外的家乡特意为他们带来了月饼和家书。
王恩秀也经常能在岗位上与专程看望自己的领导相遇。每次见到领导,她都能开心好几天。“单位没抛弃自己,领导没让我们下岗,而是想方设法带着大家一起抱团外闯市场,困难面前照样把咱装在心里。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呢?”
赵国辉同样忘不了管理五区党委书记于洋当初的那句话,“管理区就是你们的家,我就是你们的兄长,无论在外面有任何的不适应可以随时回来,家里的大门永远向你们敞开。”也正是这句话,给了他外闯市场的动力和勇气。
在于洋看来,改革需要员工去推动,只有打消心中的顾虑让大家感到踏实、看到实惠,员工才能敞开心扉去接纳,改革才能往前走。
为了让外闯员工心里踏实,他们不仅帮助大家筛选安全可靠、收入又有保障的合作服务项目,还实行岗位轮换制,每隔三个月轮换一批人,要求基层班站的干部带头闯市场。
赵国辉说,走出来才体会到社会竞争压力,他才深深感受到单位对员工的好。“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只要说一声,单位都会帮助解决。”
有了关怀,有了温暖,“王恩秀们”变得不再像刚出来时那么焦虑,也让自己有了更多责任感。“出来是代表着油田的形象,所以不能让别人小瞧了我们。”赵国辉说。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们,开始逐渐适应并融入新岗位。
慢慢地赵国辉发现,自己的心态变了,工资收入也提高不少。以前一个月只拿三千多块钱的他,现在一个月能拿到六七千。不仅如此,那些留在原岗位的同事们,收入也比过去有了增加。
现在一说起闯市场,他不再觉得是件丢人的事,而变成一种暖心的事和自豪的事。在赵国辉看来,在人多事少的情况下,企业依然把大家当成“手心里的宝”,鼓励大家走出去创造价值,兜底保障大家还是“自己家里的人”。出去既给单位创造效益,又让自己挣得多了,这有什么不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