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397|回复: 2

【今日快评】“办事不求人”何以赢得掌声

发表于 2019-1-24 10:29:29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近日,在黑龙江省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长王文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9年要办的事情时,讲到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其中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此言一出,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场外也引发网友热议。
  为什么当地社会各界对这句“办事不求人”如此关注?欢迎进行评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1-24 10:30:12 | 查看全部
一句“办事不求人”何以赢得掌声
【社评】一句“办事不求人”何以赢得掌声

  “办事不求人”,说到底,就是要建立起依法办事、依规则办事的规矩,即在法律、制度、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在规则之外人为设限,不给徇私情、开后门留下任何可能的空间。

  近日,在黑龙江省人大十三届三次会议上,省长王文涛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2019年要办的事情时,讲到要大力优化营商环境,其中提出要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努力做到“办事不求人”。此言一出,会场上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会场外也引发网友热议。

  为什么当地社会各界对这句“办事不求人”如此关注?



  应该说,这句话触到了一些地方社会现实的痛点,或者说是经济社会改革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难点。

  长久以来,办事求人在一些地方成风,甚至成了人们默认的行为方式。不仅是企业、个人找政府部门办事,就连百姓看病、上学等事情,都要找个熟人从中说情、通融,事情才能办得成、办得顺利。这其中既有程序上、制度上的缺陷,也有社会习俗的因素。明明是按正常的制度、规定和程序就可以办妥的事情,管事人员为了体现自己的“威风”,办事人为了体现自己的“能耐”,总要找人说情、通融才能办成,这种风气甚至成为众多领域里办事双方的默契。

  原则上不能办的事,找人就能疏通;规定中该走程序的事,找人就能省些程序而迅速办妥;明明符合规定能办的事情,因为没找人或者没找到合适的人,就被拖着不办……部门利益太重,人为设限太多,积重难返,长久以来,这种办事必须求人说情的风气,挫伤了民众情绪,助长了歪风邪气,滋生了贪污腐败,甚至败坏了地方名声。

  “办事不求人”是一种通俗的说法,而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正是各地积极推进的改革,说到底,就是要建立起依法办事、依规则办事的规矩,即在法律、制度、规则面前,人人平等,不在规则之外人为设限,不给徇私情、开后门留下任何可能的空间。

  相比内地一些省份,在东南沿海等领改革开放之先的地方,“办事不求人”更加深入人心。事实上,凡是“办事不求人”得到更广泛认同的地方,一定是规则意识确立得更为牢固的地方。某种程度上,“办事不求人”可以视为检验政商关系亲清的一个标尺。它在更深层面上,还会影响和引导全社会的风气向尊重规则、尊重法治方向转变。

  做到“办事不求人”,政府部门要做好审批下放与流程精简,即在制度上给百姓办事提供更多的便利而不是麻烦,让办事程序便利、透明,“最多跑一次”。更重要的,要打破相关人员思想上、作风上的惯性,清除某些部门及人员长期以来“吃拿卡要”“有权不用过期作废”的心态,约束好权力,将权力关进笼子。同时,相关的监督必不可少。最好的监督方式莫过于相信群众,说得直白些,就是相信每一位在会场内给予“办事不求人”掌声的代表和他们所代表的每一位群众的监督,保证监督渠道的畅通无阻,保持监督问题的查处力度,从而确保“办事不求人”能落实到位,让政商关系清清爽爽,让百姓办事明明白白、痛痛快快。

张世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24 10:41:41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