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故乡随想
雨夜,偶然在窗台看窗外的灯火阑珊,不曾想竟听到三五声蛙鸣,在这个喧嚣的城市里,偶然听到的蛙鸣那么亲切,一下子将我带入故乡的思绪中。
故乡,似是好久没有回去了,上一次回到故乡,还是前年时候的事情。
故乡这些年的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其中尤以小学的变化最为明显——因为不知何时起,故乡的小学,那所几乎承载我童年所有记忆的小学,已经消失不见了——在我还在外读书的时间里被瓜分成五、六家村民的宅基地院落,内里建起了贴着瓷砖的高大门楼以及略显气派的厢房、东房、西房。将回忆里那由一棵棵树、瓦房、花池、教室组成的标志统统摧垮,不留哪怕丝毫的痕迹,这种变迁是毁灭性的,毁灭了所有的曾经,毁灭了这个村落仅有的一点书香,毁灭了这个村落唯一可以耳濡目染的文化场所……
犹记得儿时的校园是美丽的,从一进门左手边那颗直径近一米的柳树开始,到围着校园墙边每隔几米种植的一株株柏树,从进门两手边花池子里整齐排列着的一颗颗直径近五十公分的泡桐树,以及校园操场中间那株生长了若干年的柏树——到处都是杨荫柳遮,一派田园风伴着学生们的朗朗读书声,以及夏日里无处不在的蝉鸣,让人感觉神清气爽,似是进入了一片郁郁葱葱的森林之中……
然而就是就是这样的美之所在,被村里的干部按集体财产瓜分了——他们觊觎了很久,但是还是忌惮于书香之地的所在,迟迟没有动手,直到有一天,他们在欲火焚身的痛苦中解脱了出来——他们在村民无人反对的麻木中卖掉了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每一根房梁、每一片瓦片以及每一颗树,凡是能换成钱币的,他们一点也没有浪费,全部处理了。圆明园消失的时候尚且留下一堆残垣断壁,而我的小学校园消失的彻底简直超乎想象……
在那个校园里,我们曾在教室的地上铺着蛇皮袋睡过午休,曾在巨大的泡桐下玩着闯关的游戏,曾在花池的墙垛面上写过作业,曾在教室里的后排桌椅上发呆地望过暗恋的那个女孩,曾在讲台上挨过或轻或重的棍棒……
我还记得在那年的夏日,因家里我和两个姐姐均要毕业,作为最小的我被留下再读一年。那时的我伤感异常,我记得我赶着家里的羊群走过校门,看到校园里面欢笑嬉戏的同学们开怀大笑的样子,一种挫败感强烈地撞击着我的心灵,以至于撞出了眼泪,撞出了悔恨。那一年我似乎瞬间就长大了,我懂得了人情世故,懂得了儿女情长,懂得了痛苦的感觉。
故乡的陈旧往事犹还记得,但是那些人却似乎不再亲昵。多年的外出读书、工作以及多年的不再联络,生分了同学情、兄弟情、师生情。偶尔归家,行走在村中的小巷里,偶遇那一半个乡亲,都得努力想很久,才能回忆起他是谁谁谁,但是却不能叫起乡亲的名字,只能以叔叔、婶婶、大伯、大娘来称呼,倒不是自己有多健忘,只是因为多数是长辈,打小都是叫叔叔婶婶伯伯大娘的,名字是不能叫的,这样以来也无从记得他们的真实姓名,也就尴尬了现在的相遇。
此时的故乡大约已是满眼深绿,草长莺飞,农人们忙着锄田、施肥浇水了吧?那些老去的背影,映着用尽毕生心血为儿孙们建成的金碧辉煌的门房,不知道会不会感伤时光流转、日子太短?会不会想起那些远方的儿孙们?会不会在旱烟袋吹起的云烟里想起自己和父辈那久远的故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