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31|回复: 0

插队 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

发表于 2010-7-21 17:36: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编者按:插队是中华民族的一项传统美德,据史书记载,插队行为在中国已经有2000多年的历史,早在公元前200年的秦朝,就已经出现了各式各色的插队现象,甚至成为当时的一门火热的艺术行为...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因为我是龙的传人。据记载,龙有九子,后人人继承了龙的优良细胞,以繁衍9个后代作为种族的荣耀。作为龙的传人,我更感到庆幸,因为我们中华民族有着让外人叹为观止的传统美德,并且世世代代相传。

  从我记事开始,我就从教科书、广播电视、父母老师那里了解了许多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不少先辈在铺张浪费这方面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并流传着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千古佳话。老年人们就更讲究节俭了,为了可以省下2毛钱,不惜拿着老人证与上班族们一同挤车到50公里外更便宜的早点摊吃早点。

  除了节俭,当代中国人还继承了中华民族最为突出的一项美德——插队。鲁迅层说过:“伟大的成绩和辛勤的行动是成正比的,一分耕耘一份收获,通过日积月累,插队的经验会从少到多,奇迹就可以创造出来!”陈毅将军也说过这么一句耐人寻味的话:“用行动实现自己的理想,用信念指导自己的行为!”当代中国,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家家户户都非常热爱插队,放眼望去,车站里、食堂前,每一刻都会看到挥着辛勤的汗水卖命插队的人。男人们抡圆了膀子,抢占一袭地位。女人们露出了大腿,依偎到男人们的前面。老人和孩子们,呼喊着“尊老爱幼”的和谐口号,整齐的走到了队伍的最前面,这期间,不乏一些家庭组团插队,声势之浩大,足矣地动天摇。

  作为拥有千年历史的中华名族传统美德,从古至今流传下来许多感人肺腑的插队故事。汉文帝就为我们做出了榜样:刘恒(既汉文帝)在就职国家领导人之前一直是一名不起眼的国家公务员,买不起城里的房子,也买不起轿车代步,每天只能依靠980往返于市中心和家里。令刘恒无奈的是,每天上下班,他都要排队等候近1个小时,朝五晚九,浪费了大把大把的青春。刘恒的母亲病重,在家卧床三年,这给刘恒提供了灵感。刘恒为母亲办理了可以免费乘坐公交的老年证,接下来的日子里,刘恒每天都背起老母亲上下班,有病重的老母亲在手,刘恒再也不用排队了,每次乘务人员都会安排刘恒直接上车,节省了不少时间,这一“插”就又是三年。后来刘恒因“每日背着病重老母亲看病”的噱头被评为市级孝星,并颁发了证书,从此仕途大放光明,最终成为了一国之首。他深深的理解了“树欲静而风不止,队欲插而亲不在”这句古谚。每天一次潇洒的插队,无尽的白眼却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青春。

  作为龙的传人的我,对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插队”也是感触颇深,我渐渐的懂得,所谓“插队”,就是要挺胸抬头大步走,眼前无队,心中无队,练就一身不要脸的真本领,这也是每一位插队人所必须的基本功夫。

  中华民族美德涉及方方面面,然而能自古至今代代相传,并一直光芒四射的,我想只有插队了。如今,中国已经步入了社会主义社会,效率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关键,只有继续程秉这一优良的传统美德,才能为我们换来更多的宝贵时间,更多的社会价值,而中国,也必然将在这种美德的怂恿下,立足全球,举世瞩目!!!
来源:人人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