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2|回复: 2

[转贴] 张皓宸写在世界读书日:人人烦鸡汤吗

发表于 2019-1-29 20:04:4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因为喜欢写故事,成了作家,因为没着调地画画,成了创意插画师。

写东西对我来讲是一个非常长久的兴趣。但这两年,好像越来越多的人,不再追捧这种温情脉脉的文字,更喜欢特别辛辣的,直击生活痛点的东西。所以,对于我来讲,意味着要面对更多的质疑。很多人都在批评那种温暖清浅的文字,说它们只能给人带去三分钟热度。但是,我自己有一个态度,就是我并不觉得三分钟热度是一件坏事。

其实人的一生很难在一个很短暂的时间里,获得突破性的成就,但是我们很可能会因为一时的热血和温暖,去迈出一小步,完成一个小的目标。这种感觉就有点像是,比如说因为我的读者大部分都是学生,到周六的时候,可能以往她就睡到自然醒,睡到中午才起床,但是突然想到,皓宸书里面有一个角色,每天早睡早起。有一天她就很用力地爬起床,然后去浇花,去写东西,去看书,干了好多事情。

所以我发现很多时候,人生的这种小的改变,就是靠所谓的这种三分钟热度带来的。很多时候,面对做和不做这种选择题的时候,需要的可能就是这种三分钟的心头一热。

我一直觉得鸡汤永远只是一个标签。它内在的核心是疗愈性、治愈性的东西,无论是文字、音乐,还是影像、剧集。其实这个东西存在很久了,大家仔细想想。

在我们父辈的那个年代,诗歌就是那个年代的鸡汤,这些诗歌会变成他们表达自己感情的一个出口。80年代的人,他们看《灌篮高手》,只要一听到那个主题曲,浑身就充满斗志。90年代出生的会听周杰伦,一想到那个青春时代,就给他们很多动力。我觉得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定意义上的鸡汤,只是它变了很多很多的方式,来推到你面前。所以我觉得鸡汤是每个时代的记忆,只是刚好放到这个时候,因为信息化时代,碎片化阅读,再加上自媒体的兴起,所以鸡汤变得没有门槛了。

其实我发现大家在讨论的、在嫌弃的,不是这些疗愈性,而是这个标签本身。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说,我好烦鸡汤,但是鸡汤一直存在。你去书店,永远看到这类型的书,摆在最醒目的位置。然后在朋友圈当中,你在表达一些反鸡汤的东西,但随时随地,在任何场合,任何地方,又能再刷到这些鸡汤。

我在写这些疗愈性、治愈性的文字的时候,有人会粗暴地把它归结为“鸡汤”。所以我一直在问,作家的标准是什么?

不同時代的作者有不同的境遇,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表达使命。其实作为一名青年作家,一个文字工作者,我只希望为行走在这个路上的人,在他们迷茫的时候、彷徨的时候带去一些暖意,一点感动,一点鼓舞。

我觉得这是我身为文字工作者的使命担当,我也会朝着这个方向不断地进步和努力的。

(摘自《新青年》第17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1-31 14:21:42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2-1 09:40:44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支持!回帖辛苦!问好屈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