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却熟知电脑知识,100多句英语口语能随口而出,多次创出世界纪录、全海区纪录。
徐万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做到了这一点。
4月27日,记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东门看到刚接受全国劳模表彰的徐万年时,他正从大会堂里走出来。眼前的徐万年,47岁,皮肤黝黑,目光犀利,脸上充满了幸福和自豪,“作为一名农民工代表,此时此刻能够在人民大会堂接受这个荣誉称号,我真的觉得自己很幸运。”
揣着梦想到青岛港
从沂南革命老区来到了青岛港,那一年,徐万年28岁。“以前我就在家务农,家里兄弟姐妹6个,日子过得很苦。”徐万年回忆起当初的情景,心里十分难受,“实在没办法了,只有出来打工。那个时候我的梦想就是找份稳定的工作,像城里人一样每月领到足额的工资,过上像模像样的生活。”
来青岛港工作后,徐万年十分珍惜这个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从最基础的装卸工做起,他给自己设定了目标:拼命干、努力学,比正式职工干得更好。
2007年6月的一天,码头上密排着4条作业船舶。正在现场工作的徐万年看到了74区头上近20米的余地。这块余地一直以来都是西港公司的隐痛,因为有相邻公司的场地围网,机械没法通过,这20米岸线只能靠泊那些不需要门机装卸的小船,利用率极低。
多年来,西港公司由于业务不断扩展,吞吐量逐年提高,但是只有740余米的码头岸线和两个半泊位,使得船舶靠泊、机械、堆场等安排的矛盾日益突出。为此,徐万年经常和西港业务部首席船舶调度员李大勇到现场作业线上查看、研究和摸索。
徐万年当即找来米尺对码头岸线进行测量,并绕着岸线走了几个来回。第二天一大早,睁着“熊猫眼”的徐万年就兴奋地告诉李大勇这20米有办法解决了。他的办法是,先让机械将船舶靠74区头上的舱干出来,然后,将船向码头深处“刀把子”方向平移20米,这样就可以在73与74泊位之间靠一条5千吨级的五金船。这相当于延长了20米码头岸线,还可充分利用机械,真正做到“泊位利用无间隙”。这件事,让干了15年的首席调度李大勇有点“自愧不如”,也对这个用心用脑对待工作的农民工肃然起敬。
苦心钻研破难题
2007年8月,徐万年被集团任命为西港公司生产副经理不久,有一天清晨,青岛港集团董事局主席、总裁等领导突然来到西港公司现场视察,看到晚上铝矾土市提车辆带出了红泥污染了道路,远处铝矾土垛上还扔有一把扫帚,总裁问了徐万年一句话:“这就是你管的现场?”徐万年顿时又羞愧又难过。《工人日报》
货区货种堆放区域划分不明确,场地利用不合理,卫生环境差是一直存在的问题,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好几天,徐万年晚上睡不着了。
要保证货物码放整齐、合理规划布局,徐万年决定对库场进行信息化管理,他专门找到库场队的曲德华商量研究可行性方案,并委派了专门的技术人员负责研制开发相关的软件操作系统。原库场队统计员薛慧是主研发人员之一,她说:“大到整个功能设计,小到一个操作快捷键,他都非常仔细地询问。当时,徐经理的细心和负责让我们感觉压力很大,却也激发了我们。”
在徐万年的带领下,库场队开发了库场平面管理系统软件,这是一个基于西港公司生产管理信息系统的图形化库场使用信息及货物堆存信息系统,它以图形的方式翔实地展示出当前堆场各货区的使用情况以及各货区所堆存货物的全部信息资料。
现在只要在电脑前将鼠标一点,整个库场的所有货物信息,包括位置、数量、入货时间以及各货区货位使用情况等,全部以图形和图表的方式一目了然地显示。
天道酬勤结硕果
仅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农民工,却熟知电脑知识,100多句英语口语能随口而出,能运用科学合理的方法管理一个散杂货码头的安全生产,且多次创出世界纪录、全海区纪录。徐万年肯干、苦干,而且善于动脑子、肯钻研,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这可以做到。
回想起自己几十年的工作经历,徐万年感触颇多,“在青岛港工作,只要你努力了,就会有收获。”
从装卸工到班长,徐万年带领的班组装船、装火车,无论从船方到对方港,从来没有提出过一次质量投诉。在集团火车装车比赛中,他带领班组用17分14秒的时间夺得了全海区第一名,被集团命名为“万年速装”员工品牌。
2006年1月份到11月中旬,共装啤酒10万多吨,总计一亿瓶,破损率始终是零,“啤酒装船亿瓶不碎”被树为青岛港的服务品牌。
如今,从装卸工人干起的徐万年已是青岛港(集团)有限公司西港分公司副经理,成为全集团7300名农民工中第一个农民工副经理。走上了企业管理者岗位的徐万年,彻底地改变了“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方式,他有时感觉幸福来得太快:“这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情,它却这么真实地发生在我的身上。” 《工人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