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81|回复: 1

“年味”的时代表达

发表于 2019-2-11 11:40:1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传统节日的形式不会永远停留在昨日,而会与时间一起奔涌前行。厚重的文化内涵是节日的精髓,鲜活的时代表达让节日充满生命力

  

  春节假期,周围有人在谈论“过年越来越没有感觉”“以前春节是一年中最期盼的日子,而现在……”是时间的流动带走了传统年味吗?其实不然,仔细思量就会发现,喜庆、团圆的年味内核并没有变,变的只是表现形式和身处其中的“我们”。

  以前,年味是母亲亲手包的饺子,是一家人出动大扫除,是备好红纸请村里的老先生手写春联,也是拜年串门讨红包,一声恭喜,几句调侃。而现在,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人选择提前到酒店预订年夜饭,辞旧迎新大扫除可以请家政公司,春联能直接到年货市场上挑,压岁钱更是变为手机上的发红包、抢红包。

  这是年味与时代结合催生出的新面貌,是传统年味的新表达。传统节日的形式不会永远停留在昨日,而会与时间一起奔涌前行,它的文化内涵会借助崭新的表现形式,演变成新的节庆习俗。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厚重的文化内涵是节日的精髓,鲜活的时代表达让节日充满生命力。

  以前,我们都盼望能早点过年,因为这样才能吃上丰盛的佳肴,穿上漂亮的新衣,收到长辈们的压岁钱。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在成长,角色也在改变,可能由过去收红包变为现在发红包,从以前回老家过年到现在带着父母旅游过节。过去的年味没有变,节日传统依然在,仍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每个人,变化在于代际之间的文化传承。反之,我们又能以时代为擎,为传统节日的创新发展注入源头活水。

  一张张回家的车票,一声声年货的叫卖,一条条微信的祝福,都蕴含着浓浓的年味,不仅承载着人们对乡土的眷恋,更寄托着情感上的团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用传承留住文化记忆,配以“创新调料”,才能历久弥新,孕育出春节等传统节日的时代韵味,为文化兴盛注入不竭动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3 19:25:43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
楼主辛苦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