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3|回复: 2

[转帖专区] 让“红色家谱”走进官兵

发表于 2019-2-11 17:44:5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 解放军报 作者: 徐峰
  如何让红色历史走出史馆、让“红色家谱”走进官兵?近日,中央军委办公厅印发《新时代军史场馆体系建设规划》,从建设理念、体系布局、目标任务、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明确的思路、目标和举措,特别是强调“走开简约化、数字化、开放式建设路子”。这适应了互联网时代的要求,有利于打造一批“打起背包就出发”的军史场馆。

  一本“红色家谱”就是一本生动教材,一座军史场馆就是一座精神家园。军史场馆是保存、研究、展示党领导人民军队奋斗历程和伟大业绩的神圣殿堂,是传承红色基因、存史资政育人的重要阵地。构建与人民军队光辉历史相称、与新时代强军事业相适应的军史场馆体系,既是加强和改进军队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任务,又是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锻造“四铁”过硬部队的现实课题。

  军史场馆建起来不容易,更难的是如何提高使用效益。在个别单位,军史场馆要么常年“铁将军”把门,要么官兵平时不想来、看了记不住。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官兵的认知特点、接受习惯、审美情趣等都有了全新的变化。只有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把有意义的红色故事讲得有意思、把有高度的红色教育搞得有温度,才能实现红色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和最优化。

  过不了网络关就过不了时代关。陆军某旅为唤醒“沉睡的财富”,采用全景扫描、动漫交互等多种技术手段,把旅史馆搬上网,打造出“24小时都开门”的旅史馆。这启示我们,有条件的单位应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对已有的军史陈列和史料文物进行数字化处理,对重大军事实践新产生的实物文物同步数字化保存展示。运用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对展陈内容进行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推送。开发网上基本陈列和互动功能,努力建设一个资源共享、全时开放、直达官兵、互动性强的网上精神家园。

  假金方用真金镀,若是真金不镀金。在建设中,务必破除重建轻用、封闭建馆等旧模式,应本着突出战味、服务打仗、简约实用、恰当够用的原则,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修旧利废、简朴节约,进一步提升建设使用效益,努力让每一座军史场馆都成为展现人民军队光辉历史、见证强军壮阔进程、彰显大国军队风采的形象窗口。

  (作者单位:解放军档案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1 18:27:54 | 查看全部
学习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12 19:41:00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海边石油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