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3279|回复: 1

反向过年,不变的是团圆(民生观)

发表于 2019-2-12 22:59:0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反向过年,不变的是团圆(民生观)
2019-02-12 00:00
人民日报-商 旸
  亲情仍在,有了多样的实现方式,这是好事
  
  今年春节,笔者一家过了个“反向年”。节前,父母从老家自驾来京,跟我们小两口在工作地团圆。家里好吃好喝的,都让两位老人搬来了,汽车后备箱塞得满满。鸡鸭鱼肉自不必说,包饺子的面、就饺子的蒜,都没落下。“把年给你从老家拉过来了!”父亲挺幽默。
  这两年,不回老家而把亲人接到大城市过年的人越来越多。一体验才知道,反向一下,新鲜感不少。
  头一样,交通不费劲了。也甭抢票,也别紧张,返乡客流集中,反向,路当然好走多了。过去有人说,错峰出行挺好,可惜过年错不了峰啊,错一下错到年那头去了;今天看,错不了时间咱错空间嘛!顺顺当当就团团圆圆了,何必挑老家新家呢?
  有人可能有疑虑:大城市年味淡吧?谁说的!看你会不会找。天天呆屋里看电视,可不就淡吗?得出门,大城市的人文活动、自然景观,多得是。喜欢老传统的,逛庙会,吃小吃,看大戏,今年北京甚至可以故宫里头过大年,特别适合喜欢发思古之幽情的老人家。喜欢新鲜玩意的,尤其是家里有小孩的,有好多文化、科技活动等着咱。博物馆、科技馆里,边长知识边过年,多美!
  有人还说,社交关系搬不过来啊,过年不走亲戚多不热闹!这倒是,要想原汁原味走趟亲戚,喝着小酒聊半晌,这有点难了。但是,也有招。现在,谁家没个手机没个WiFi?点开视频,网上照样唠。手机那头,想按老礼儿拜年,想发红包,想掏心窝子,全行。
  说一千道一万,过年的关键在哪儿?在团圆。亲人还是亲人,换个方向相聚,就不是相聚了?有亲人,有相聚的心,年就圆满。拿笔者来说,除夕之夜,一家人围拢在桌边,用方言讲着笑话,柔软的面团在我的擀面杖下飞转,变成了圆圆的面皮,包裹住父亲搭配好的肉馅,在母亲和妻子的手指间变成一个个大馅水饺。那份亲情,融入北京的流光溢彩,跟在老屋一样温润和暖。
  亲情仍在,有了多样的实现方式,这是好事。越来越多的人能把父母接过来过年,说明大家融入城市、扎根城市的基础更牢了。有活干、有房住、有保障,城市里的生活越安稳,团圆的打开方式才能越多样。您说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21:30:51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