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背景:2009年初,新疆阿勒泰地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正式实行,此举被称为具有破冰意义。然而,随着这一制度的主推者——阿勒泰地区原纪委书记吴伟平的去世,有关政策面临停滞。
东方早报发表吴龙贵的文章:吴伟平曾经的豪言“不会流产”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如今在阿勒泰地委书记张汉东的眼里,变成了语义暧昧的“有些条件还不匹配,法制环境也需改善”。种种迹象表明,人走政息是大多数激进改革逃不过的宿命。而显然,阿勒泰改革的带动意义也非常有限,少数几个跟进的地区要么亦步亦趋,要么更趋保守甚至倒退。纵然个人自信满满,纵然这个“能把会计学原理翻得很烂”的纪委书记为推动这个制度而殚精竭虑,但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无法对抗强大的既得利益集团。事实上,即便在阿勒泰地区试点改革受到全国瞩目之际,当地依然有七成官员明确表示反对。吴伟平2009年被民间评选为新疆年度人物之一,当年的颁奖词这样写道:也许从官位和知名度角度来看,年度人物吴伟平略显平凡,但他起草的“阳光法案”具有里程碑意义,无论推行是不是成功,都将注定载入史册。我们可以遗忘他的这些荣耀和赞誉,但不该遗忘他为中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所做出的努力,不该遗忘他曾经像一个政治“堂·吉诃德”一样挑战过庞大的权力“风车”。
小蒋随想:在某种程度上,中国的经济改革发端于小岗村,是自下而上的诉求推动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但是,在行政改革领域,依然秉承着自上而下的路径。也就是,行政机制怎么改,还要看领导的意志与决策。吴伟平去世,当地官员财产申报面临停滞,只是再度印证了人走茶凉的规律。或者说,改革如果缺少民众的力量,单凭少数权力者的自觉,很难具有可持续性。民众不是不想贡献力量,但是,权力有时不愿赋权于民。在权利诉求与不愿放权的拉锯中,一些地方的官民关系变得紧张。群众质疑,如果没做亏心事,为啥不接受民主监督?官员灰色收入,就是一方不承认但又不愿晒家底,另一方“疑罪从有”越想越怀疑。中央近期出台《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将为反腐与官员收入阳光化助力。如何加强民众监督,人们在拭目以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