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茂名石化 梁成武
我的家乡在粤西信宜市山区农村,那里自古以来就山清水秀,但在我的青少年时期,因为那时生活困窘,经常吃不饱穿不好,又得整天干那些又苦又累的农活,心里却老是埋怨自己怎么出生在这般穷山恶水的地方。
“文革”结束后,我终于有了跳出农门的机会,可以在城市里住洋房,逛街市,衣着光鲜地过生活。这与当年相比,已是天壤之别。所以,有相当长一段时间自己觉得比至今还生活在乡下的许多乡亲们要幸福。因为之前每次回到乡下,也总能看到乡亲们羡慕的目光,听到他们恭维之类的话。
在城市工作生活了近四十年之后,似乎到了梦醒时分。拿到了退休证之后,我忽然想到了自己要到哪里去的问题,不知是叶落归根的潜意识,还是别的什么因素诱导,“常回老家乡下看看”竟然不时地在我的脑子里盘旋着。
于是,我跟着感觉走,经常回到那个曾经最熟悉,当年又最想离开的地方。
令我最为高兴的是,当年自小与自己一起在乡下摸爬滚打的伙伴大多还健在,他们都是当了爷爷奶奶的人,儿孙满堂,虽然一生辛劳,饱经风霜,个个脸上却洋溢着幸福感,笑口盈盈,没有丁点老一辈常有的忧愁。
眼见耳闻,乡亲们确实也没有了太多值得忧愁的理由。昔日破旧的泥砖瓦房已被各色洋房取代,人们住得比大多城里人要宽敞;硬底化的水泥道路通到了家门口,拥有小汽车不再是什么新鲜事;做饭炒菜见炊烟的景象难得一见了,干净能源已进千家万户;就连杂草丛生的河滩野溪都得到了很好的整治,村边一河两岸变成了景观带。过去常听村中老人说:“娶妻、生子、盖房子是人生三大事。”是要穷其一生的精力和积蓄的。如今,这些都不是什么难办的事了,那来何忧何愁之由?
年终岁末,接连收到乡亲们请我回乡饮喜酒的邀请,有的是新楼落成,有的是晚辈成婚,有的是家庭喜添新成员,还有的在外地事业有成回乡孝老敬亲。我已是闲人一个,况且老家乡下有宴请客人不收礼金(红包)的风俗,何乐而不为呢?所以,也是有请必到。当然,主要不是为了贪小便宜,而是要分享他们的幸福和喜悦,聚聚乡情友情。
自古以来,当农民苦,在乡下生活苦。自从国家有了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有了振兴乡村战略的实施,农村、农民、农业发展都走进了新时代,不但农民变得富裕了,农村环境变得美丽了,人们的精神面貌也变得如阳光般灿烂。这也难怪,现在有些城里人竟然也打起了想当农民的主意。
不久前,从电视上看到世界上还有很多的贫困人口,他们的生活环境、生活状况堪忧。虽然我们中国也有一些地方的人民有待脱贫,但是这几十年来的实践让我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的日子不会太遥远。家乡的变化已经让我看到了,中国乡村,风景这边独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