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570|回复: 2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守(民生观)

发表于 2019-2-16 21:05:46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离别是为了更好的相守(民生观)
2019-02-15 00:00
人民日报-鲁 平
  有关各方共同发力,悉心呵护,尽可能地给留守的孩子一个有爱的童年
  
  多情自古伤离别。是的,分离让人不好受。为节后进城务工,父母子女之间的骨肉分离,更使得柔肠百转。
  在工作半径日益扩大的今天,在流动的中国,有春节相聚的喜悦,就有节后别离的难舍。这几天,正是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城的日子。村头、路边、车站,有夫妻之间的凝望不舍,更有孩童的哭闹难离。这样的场景录成小视频,正在微信、抖音、快手等各个平台传播,真情流露的瞬间,拨动了许多观看者的心弦。
  笔者跟老家的亲戚聊过,大家说,外出打工,还是发家致富的更好选择。干不了几年,村头小楼就盖起来了,养老、看病、上学,虽然现在覆盖过来的公共资源越来越多,但是自己家底厚点儿,心里毕竟更有底。和孩子一时分离,也是不得已。每一次离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守、更长久的厮守。
  外出拼搏中,务工人员成了助推中国发展的产业大军。他们一滴汗珠摔八瓣,建设城市,服务市民,富裕自己。无数农民工省吃俭用有了积蓄,要么回乡创业和家人团聚,要么在城市置业,把家人接到城市,一起成为新市民,过上了一家人齐齐整整的好日子。
  值得欣喜的是,这几年,城市化率在不断提高,县域经济也在发展,特别是扶贫产业的培植,家门口就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另外,不少城市也不断降低落户门槛,接纳新成员,让更多农民工子女就近入学,许多孩子也能随着父母到务工地生活,时代也正给予这个新的产业大军越来越多的关怀。随着城乡发展的日趋均衡,留守问题一定会逐步缓解、解决。
  当然,整体解决,需要过程。父母外出打工、自己留在老家的孩子,必须得到充分的关爱。家庭、当地政府、村委会、学校乃至社会组织等多方应该共同发力,悉心呵护,尽可能地给留守的孩子一个温情满满的童年。这些年来,这种关爱的质量也在提升,以社会组织为例,很多行动都有了专业化、规范化、长期化的规程。比如,如果做不到,不可以轻易做轻率许诺,以免伤害孩子。关爱应该多些、再多些;细些、再细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8 08:26:31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10:32:56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