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在安徽淮北矿业海孜矿,掘进二区工长的张井珠之所以成为全矿皆知的名人,除了因为他是集团公司劳动模范,矿五好标兵、优秀班队长……还因为他有个响当当的绰号“张百万”,凡事精打细算,是出了名的“铁算盘”。
提起“张百万”这个绰号,还有一段来历呢。那是2003年,张井珠在该矿掘进二区5队担任副队长。一次,职工小王将一个档链片损坏得手拉葫芦交给他,面对职工以旧换新的要求,张井珠一言不发,只是专注地看着地上的手拉葫芦,认真地观察、研究着。然后找来棉纱,蘸取机油,将所有锈蚀的螺丝全部仔细擦洗了一番,接着又拖出被他自己誉为“百宝箱”的零星废旧物资回收木箱,聚精会神的翻找起来。“张队,你也不闲费事,领个新的,不就得了。”看着自顾忙碌的张井珠,小王颇为不以为是,其他职工也七嘴八舌地劝说起来。
“领一个新手拉葫芦需要365元,换一个档链片只要几元钱,动动手就能节约几百块钱啊!”被职工说急了,张井珠就停下手里的活,跟职工算起了细帐。“想想吧,咱队哪年不得投入上百万元的材料费,是百万啊,百万可不是小数目。咱矿生产条件差,不打好节约的小算盘能行吗?”张井珠反复强调的百万材料投入,让职工们印象深刻,很快“张百万”这个绰号,取代了张井珠的名字。
“张百万”这个绰号叫响后,张井珠爱打“铁算盘”、擅打“铁算盘”这一特点的知名度也日趋走高。随着矿井内部市场化的试行,张井珠的“算盘”越打越细,大到锚杆、坑木,小到螺丝、螺帽,都成了他回收、修理、复用的对象。今年5月份,井下喷浆时产生的落地料,也被他纳入他的“小算盘”里,他要求喷浆班的职工每班回收落地料,然后混加部分水泥,用于砌打水沟,当月该队节约的材料费用突破了8000元。
在算好经济帐的同时,张井珠的“铁算盘”,也没有忽略安全、生产、工程质量等煤矿生产的“大帐”。把岗位技能练好、练精,不拿生命作安全风险抵押,上班不辜负挣钱时间,下班不浪费休息时间,多拿尺子量量……在他为自己、为职工拨打的“如意小算盘”引导下,掘进5队,以生产任务月月超,安全效果天天好,工程质量次次优的好成绩成为海孜矿的掘进“样板队”,面对月月名列全区前茅的收入,职工们对“张百万”和他的“铁算盘”,在戏?中加入了更多的信任与引以为豪。(邵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