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乡情
陈安辉
电话从故乡打来,由推土机、挖掘机、自卸大卡车组成的庞大钢铁队伍“兵临城下”,故乡将变成废墟,变成一马平川,最终变成水泥森林,叫我回故乡看看。
可爱的故乡,是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地方,是我童年成长的地方。随着最后一批乡土难离的人“农转非”后,我的故乡将消失。“背叛”乡土近半个世纪的我,尽管返乡次数不多,但那难舍难分的乡情萦绕心间挥之不去,常在梦里故乡行。
我生在那块并不富饶的土地上,纯朴浓厚的乡情伴我走过十八载,故乡的小山、溪流、黄土、井水、老牛、小狗和一草一木,都深深烙印在了我的心中。
童年,我背着藤条书包,连蹦带跳进入故乡的私塾,纯“文科”,“三字经”一本,1028个字,把伏羲神农至清五千年历史,浓缩成上千个故事,至今读不完。听老师讲翁子负薪苦读、李密骑牛看书、赵中令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故事,让我受益匪浅。
读书得写毛笔字,字没写几个,黑墨乱飞,飞到书包上,飞到同学屁股上,飞到自个脸上,乡亲见了喊花猫,母亲冲我笑。放学时,老师在我手掌中画个红圈,严禁下河洗澡。不知谁发明竹片剌南瓜,把流出的液体涂在红圈上,一会便干,水洗不掉。在河边,孩子们一个个赤条条,笑呀、闹呀、跑呀,见有大人来,一个猛子扎入河中,青青河水翻起浪花把孩子们紧紧拥抱。
清晨,微风轻拂,田野一片静悄悄。赤脚走在乡间路上,边走边看,看那里有蘑菇新出士,采摘回家好煮汤;看那里的桑树果红得发了紫,放学路上摘来吃;看那里有黄鳝把尖尖的头露出水面,呼吸新鲜空气,得钓上两条送给小猫过生日;看那里的猪草、牛草长得旺,那是农村娃的“课外作业”;看那里的稻田干旱了,牛脚窝里好摸鱼;看那里的麦田喜开镰,追逐搭斗拾小麦;看青瓦飘炊烟,看耕牛游大田,看风吹绿浪漫山坡,看金黄稻谷铺满石板……天天走,天天看,故乡呀,永远都看不厌!
那一年回故乡,不见木梭织布机,乡亲们穿着更好看;不见碾子石滚转,家家都有白米饭;不见茅草屋,农家小院嵌在花耸间;屋檐下多了几条线,一条连北京,一条连电站,还有一条最多情,直连亲朋好友耳朵边。
没想到中国的城市化进程这么快,没想到故乡的容颜已经改变。我该回故乡再看看,为养育我的故土拍上几张照片,永远保留,珍藏心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