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江西抚州石油 朱美文
习总书记说:“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这句话同样适合具备传承精神的石油人。对于石油,“油三代”的我总是有一份与生俱来的亲切与熟悉。
祖辈的奋斗,是听来的。小时候,总爱搬个小板凳坐在爷爷身边,听他讲讲那些发生在抽油机下、采油树旁的故事。爷爷年轻的时候为了减轻家里负担,从农村出来入伍当兵,在部队学会了开车,复员后被分配到了油田成为了一名运输司机。在奶奶的记忆里,日子总是奔波且孤独的。
六十年代的油田建设刚刚起步,百废待兴,设备货物的运输离不开这些卡车司机,经常是组织一声令下,奶奶带着一家老小跟着爷爷转战各个油田,北到沈阳、南到广东、东到山东,西到新疆,走遍了大半个中国。有时候临时的任务爷爷一连几天不在家,奶奶一人操持着一家老小的生活。在爸爸的眼里,他的爸爸总是早出晚归,少言寡语,每天风尘仆仆,醒来就走,回来就睡。
爷爷也经常讲他工作中遇到的惊险与意外:有一次在过黄河的时候,桥面只有车身那么宽,大桥只有两根简单的铁管做为栏杆,桥下是奔腾的黄河水,汽车稍稍偏一点都极有可能翻到桥下。爷爷说他当时心里也打鼓,但是运输任务紧急,如果绕路又要耽误一天行程,他开着解放卡车对准桥的两边停下,又下车站在桥上仔细查看是否对准,然后开着大卡车慢慢的经过桥面,安全的渡过大桥,长舒了一口气。这些在我看来难以想象的惊险与艰难被爷爷谈笑风生地讲来,却也让我听出了老一辈石油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无私无畏的奋斗。
父辈的奋斗,是看到的。妈妈原先是一名后勤员工,因为工作需要转岗到前线会战成为一名采油工。30岁的她没有接触过一点采油知识,从头开始,白天跟着师傅学工艺流程、学操作技能、熟悉井口位置,晚上回到家继续对照培训资料,复习白天的笔记,模拟操作步骤,一个星期后,她就开始单独上岗工作。
每逢寒暑假我都会去妈妈工作的地方,留给我的总是她忙碌的背影。白天,她在冰天雪地里或是炎炎烈日下打扫井场卫生、抄写现场数据、检查设备运转;晚上,她坐在书桌前学习技能理论,研究改进白天工作中的难题,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40岁她考上了采油技师,自己的金点子也在厂里获了奖。回想着盐碱滩上妈妈醒目的红色背影,台灯下妈妈认真的样子,都让我看到了父母这一辈石油人“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的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我们的奋斗,是干出来的。跟随着家人的足迹,我也成为了一名石油人,带着从老石油人那里耳濡目染学到的奋斗精神从油田来到了销售企业。面对工作中的困惑,我仔细钻研,努力创新;面对生活上的困难,我尽力克服。作为新石油人,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继续在石油事业的开拓路上奋斗着,这奋斗不仅传承着老石油人无私无畏和锲而不舍的奋斗,更有属于新石油人敢闯敢干的勇气和自我革新的担当,是“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的开拓的奋斗。
三代石油人,一颗奋斗心。这颗奋斗之心生生不息、代代相传,愈来愈新。多一分奋斗,多一份幸福,一代又一代石油人用自己的作为丰富了这颗奋斗之心,也书写了一代又一代石油人自己的幸福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