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9-2-21 11:53:45
|
查看全部
中国的旧式婚姻就是这么怪,两个人没说过一句话,就好像说了多少年话了。每个人都在无声履行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新婚那几天,说不上有什么感情,我只是可怜她,每天早上要早起做饭,因为没有钟表,吓得她不敢睡觉,一口大锅连饭有三四十斤重,她要端下来。
我当时有一种感觉,这个小丑丫头将和我在风雨坎坷中过一辈子。她将是我生命的同行者,不管是刀山火海!……
在一个封建大家庭中当一个媳妇是很受气的,她们是最底层。我在洛阳解放那一年,已经有两个孩子,她才20岁。大家庭不准有“体己钱”,所以她连买几个鞋子上的“气眼”钱都没有。我经常见她把旧鞋子上的“气眼”拆下来,再砸在孩子们的新鞋上。
1948年我们老家分了家,我在家种了一段地。我们两个锄小谷苗,戴着草帽,提一罐井凉水,千里风吹着。母亲半晌时把小孩子抱到田头来吃一次奶,孩子在树下跳着笑着。那景象,我现在当了作家,回忆起来仍极为向往留恋。
因为我写《李双双小传》小说时,用了她的名字,她只好改作今天的名字董冰。我原来没有发现她有那么强的记忆力,比如30年前我哪一天去北京、哪一天回家,我母亲哪一天生病、哪一天请医生看……凡此种种,几十年过去的事,如数家珍。特别是读书,10年中,她养着6个孩子,居然把从高小到初中的语文、历史课文全部读完。我一共给她买过4本字典,几十年来都翻成了破碎片。到现我写稿子时,某个字想不起来,还要问她。6个孩子不仅全靠她养大、喂大,穿的衣服、鞋子也都是她亲手做。特别是布票紧缺的那些年,她几乎整夜都在缝补袜子和衣服,鞋子一做就是几十双。虽然我后来有了稿费,日子宽容了一些,可她还舍不得给孩子们买双球鞋。
她每天练写钢笔字,我们家大小纸片都被她写得密密麻麻。年轻时,她一坐就坐到夜里两点,一方面做活计,一方面看书。中外小说她居然读了上百部,像《上下五千年》、《外祖母》、《三国演义》、《水浒》、《红楼梦》、《红旗谱》、《创业史》,还有《林肯传》等不知读了多少遍,她还能背几百首唐诗。因为过于劳累,夜里开始失眠,她倒挺高兴,以为这样可以多写点字,后来便发展成了神经衰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