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河南油田 黎爱
今年过年,我家紧跟潮流,去饭店吃年夜饭。
包间里,每个人都喜气洋洋。菜上齐后,大家频频举杯欢庆。席间,不知是谁先起的头,说起记忆里最难忘的那顿年夜饭。
话匣子一打开,饭桌变成了新春故事会……
“多少年前的事了。那天大雪纷飞,我和你大伯母站在候车室门口,路已被皑皑白雪覆盖。按时刻表,班车下午一点就该到。但是那天,下午三点多了,去县城的班车还没来。我俩急了,几次催问售票员班车什么时候来。这可是大年三十啊。”大伯先发话了。
“听说到了冬季,农村就没事可做,你们怎么不早些回城?”第一次听父母讲这些故事,堂哥“八卦”得一发不可收拾。
“那年大队说要让社员过一个革命化的春节,让宣传队在春节前挨村演样板戏。我和你妈都是插队知青里的文艺骨干,是宣传队的主角呐。”大伯脸上露出自豪。
“那会儿咱俩还没确定对象关系啊。”大伯母刻意强调了一下“重点”,也加入大家的新春故事会,“后来售票员让我们别等了,说刚接到通知,没班车了。我俩顿时傻了眼。这就意味着不能回家过年了。走回家,是当时唯一的办法。”
“车站距离县城三四十里,那得走到什么时候?”小姑妈插话说。
“那会儿还是年轻啊。冬夜黑得快,好在有雪光,夜显得不那么黑,耳朵里被爆竹声填满了。那个点正是吃年夜饭的时间,听着爆竹声,我肚子也咕咕叫起来。”大伯母说着话,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对桌的大伯。
“哦,那后来的事我就知道了。我大哥走进一个村庄,去老乡家讨了一大包炒米糖回来了。”小姑妈“剧透”起来。
“这是我们吃的最美味的一顿年夜饭。吃完,我俩就相互搀着,硬是走回了家。”大伯不好意思地垂下眼帘,只顾夹菜,脸上却挂满爱意。
“那我也有故事,是前两年的事……”堂姐夫一仰脖,一盅酒下肚,摆出“故事接龙”的势头。
“那会儿我刚考上公务员,我把老爹从农村老家接到我工作的镇上过年。本想带他出去吃顿好的,没成想,从饭店出来,我老爹就黑着张脸。”堂姐夫说着,一脸无奈,“回去的路上,我陪着小心说,外面饭菜不合口咱回家下饺子,晚上咱爷俩再好好聚聚。”
“你不用管我,该干嘛干嘛。他肯定这样说的。”堂姐学起老公公的语气神态,逗笑了大家。
堂姐夫也笑了:“你们猜,我咋惹着我爹了?”
“好端端的,老爷子生啥闷气呢?”大家都等着堂姐夫揭晓答案。
“前段时间,咱村里来了精准扶贫工作组,在咱家搭伙,每人一餐40元,给我交着搭伙费呢,说这是政府统一要求。”堂姐夫也模仿他父亲说话。
“那和你有啥关系?”众人一脸迷惑。
“我爹说,我们刚才去饭店吃饭,咋个没结账就走了。没给钱,使特权了!”堂姐夫揭开谜底,“我当时哭笑不得。原来,他老人家说这么多,就为这事啊。”
听到这里,堂姐明白了事情原委:“嗨,那你快拿出手机,翻出网页给爸爸看啊,在网上下单,有优惠,早就提前付款了。”
“哈哈,原来是这样啊,误会了。”大家听完,也松了一口气。
“那天回到宿舍,我们爷俩弄了一盘花生米,就着半瓶酒,看着春晚,聊到好晚。我爹说当了党的人,不该干的事儿一点都不能做。那是我记忆中最难忘的一顿年夜饭。”说着,堂姐夫意味深长地摸了摸儿子的头。
此时,微信视频铃声响起。在珠海的二姑妈,发视频和我们远程连线年夜饭。
“我最难忘的那顿年夜饭是来珠海打工的第一年。那天,在流水线上加班干活,吃的是厂里的盒饭。”开朗的二姑妈也加入了话题。
“哪儿都少不了她。”大家打趣说。
“1998年,我下岗了,来珠海打工,配合企业改制嘛……可是我也不差啊,我要混出个人样。那天吃盒饭的时候,我就下定决心。哈哈,这可能是我这辈子吃的最难忘的年夜饭了。它会一直激励着我。”手机那头,二姑妈说起那段历史,反而笑得更爽朗了。
“对啊,你现在不是过得好了嘛,有了自己的物流公司,大家都看好你,新年加油!”妈妈捧着手机,调节起气氛来。
夜色渐浓,外面烟花璀璨、爆竹声阵阵,我家的故事会还在继续。我出神地看着每位故事的讲述者。新中国成立70年了,我家的故事,酸甜苦辣,各种滋味都有。这应该也是新中国发展的一个缩影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