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7|回复: 1

[转帖专区] 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要坚持“三有”

发表于 2019-2-24 18:03:4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青岛文明网   作者:闻楠

    大型文化原创剧《红色大庄科——平北星火之源》日前在延庆区大庄科文体中心亮相。该剧以发生在大庄科乡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开辟平北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的故事,之后将在大庄科乡开放式红色教育体验培训基地驻场演出,成为大庄科乡新时代红色教育的特色部分。(2月16日《北京日报》)
  我们虽然处在幸福的新时代,但仍需要红色精神来“补钙”。有红色精神滋养,我们才能“吃水不忘挖井人”,更好地饮水思源,牢记今天的幸福来自哪里,从而走好今后的奋斗之路。

  各地红色故事并不缺乏。如何让这些富含精神钙质的红色故事更好地走进群众的心里,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搬上荧屏是一条不错的途径。要将红色故事搬上舞台,起到震撼心灵的作用,必须坚持“三有”,即:有原型,有功力,有后效。

  有原型的红色故事才更加动人心,更能发挥好育人作用。有依据、有原型的红色故事走上舞台,不仅让观众感受到红色故事的详实感人,更让那些逐步淡化的红色印记变得清晰起来。有原型的红色故事多多出现在舞台上,才能更好地激励精神、涵养人心。

  出现在舞台上的红色故事,亟需演员的功力捶成。每个出现在舞台上的红色故事,需要每个演员精益求精的表演。要演好革命者的光辉形象,不能光有颜值,更不能功力不够戏来凑,出现夸大事实甚至恶搞英烈的戏份,这样只会给红色精神抹黑。只有参演的演员功底足够扎实,即便是客串的普通群众,也不能马虎,才能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如今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有后效。对于搬上舞台的剧目、电影、电视,不能只求演和播,更要观察总结这类故事在舞台、荧屏上的效果,要通过观众评剧,演员与观众互动等行动,帮助红色故事编辑更好地创作,帮助演员更好地演出,这不仅对深入挖掘红色故事有帮助,对于演员的成长也大有裨益。

  将红色故事搬上荧屏,只有在有原型、有功力、有后效这“三有”上一环扣一环,环环着力,才能教育和激励更多中国人不忘过去,为祖国的发展强大继续奋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2-24 19:31:52 | 查看全部

回 楼主(海边石油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