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王平 张红平
春节、元宵节是中华儿女回家团圆的日子,但是每年都有这么一些人,他们在别人回家团圆的时候仍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从大年三十到正月十五,履行着自己肩上那一份神圣的职责,保障着电网设备的安全运行,用他们的坚守,让节日的夜晚更加明亮而温暖。
在国网白银供电公司,每逢节假日,守护在岗位上的运维工们并没有因为节日而显得有什么不同。他们用过硬的职业素养和本领,守护着黄河之滨、大漠戈壁的一座座变电站,用青春和热血默默地奉献在电网前沿的第一线。
王玉珍的“习惯”
王玉珍在设备区一干就是两个小时,她负责着330千伏芦阳变的运维工作。2月19日18时,地处戈壁的芦阳变吹起了阵阵寒风,可王玉珍依旧在设备区做着最后的检查。
“妈,都六点了你啥时候到家呀?今天是正月十五,你什么时候回来过元宵节呀?”王玉珍的手机传来儿子的声音。“宝贝,对不起,妈妈的工作还没干完呀!今晚回去就迟了。”王玉珍委婉地说。
“妈,对不起呀,说好晚上回去准备过元宵节的,可今天回去又晚了,麻烦你晚上照看一下孩子吧。”接完儿子的电话王玉珍赶忙也给母亲拨了电话,她已经记不起这是第几次因为工作对家人说抱歉了。每逢节假日,许多当母亲的都陪着家人孩子享受休闲时光,可是作为电网人,节日里正是保电的关键节点,一刻也不能放松。“现在变电站都是无人值守的,我们就是设备的‘眼睛’和‘耳朵’。尤其在节假日这些重要时刻,就是要确保电力供应万无一失。特殊时期就是这样,活多压力大,大家都习惯了。”王玉珍笑着说。在工作岗位上干好每一天,通过自己的努力保障设备、电网的安全,是她一直不断坚持的职业“习惯”。
韩建辉的“愿望”
韩建辉和变电站的设备整整打了30年的交道,他笑着说:“我是看着它们长大的。”无论在110千伏朱台变、还是330千伏东台变的设备区,不管是主控室还是所用变,不管是电缆沟还是保护室,都留下过他的足迹。
2月11日,春节过后上班的第一天,韩建辉来到330千伏万红变开展节后特巡工作。“保护信号动作,保护信号动作……”在监控电脑前,韩建辉仔细地查看着显示屏上不断跳出的报警信息,不到1分钟一屏就满了,又换新的一屏。
设备每发生细微的变化,保护信息一般每天就有几十条,遇到恶劣天气可能有百千条。“关键是挑出真正有用的信息。一旦漏过,后果可能不堪设想。”韩建辉这样阐述着自己的工作。
工作结束后,同事之间聊起了春节回家之事,勾起了韩建辉的思乡之情,感慨地说起了他的心事:“工作了近三十年了,越干越觉得欠家人的太多。”韩建辉的老家在陕西,父母亲已年迈,今年打算带父母回去一趟看望家乡的父老乡亲,给亲朋好友拜拜年。可今年为了体恤同事回家过年,他依然选择了春节应急值班。用他自己的话说,节假日值班是家常便饭,这是工作性质决定的,好在父母和妻子能理解。带父母回趟老家,这是他今年最大的愿望。
张生鸿的“无悔”
除夕的第一缕曙光透过220千伏龙川变值班室的玻璃窗,泛着丝丝暖意。张生鸿已经坐在主控台前监盘巡视,他早已将今天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细化和分工,神情十分专注。
2月4日,星期一,天气晴。当日的主要工作任务是:节日特巡和测温;检查并记录全站六氟化硫压力、空压压力值;检查事故应急灯、对讲机、录音笔,开展事故预想。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贴春联、挂灯笼。
龙川变还未实现无人值守,变电站仍然实行倒班工作制,一年365天就没有离开过监盘、巡视、处理事故的运维人员。晚饭过后,窗外不时传来辞旧迎新的爆竹声,两位值班员并没有感到孤独。他们知道,在电网系统的工作岗位上,还有公司许许多多的同事依然坚守在一线,守护着电网的平安和千家万户的幸福与团圆。
宁静的夜色中闪烁着万家灯火,此时,已是子夜时分,变电站内又一次开始了节日保电特巡工作。
摘自《甘肃工人报》2019年2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