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级代理模式下,顶级代理非常少,中级代理次之,大多数代理都是底层代理。这样的分级结构只有以卖东西为目的,才合法。如果是以招收代理、消化库存为目的,就是非法。联邦法律禁止金字塔式营销,1972年卡斯可化妆品一案为此后的多级代理营销骗局建立了判案标准——公司可以奖励代理商招收下一级代理,但招收代理的报酬金额,不能建立在下一级代理的进货量上,而是应该建立在下一级代理的销售量上。大多数州的法律也规定,招收代理的报酬金额应建立在下一级代理的销售量上。
美国直销协会的规则也是如此。LuLaRoe不遵守这样的规则,而是把招收代理的报酬和代理的批发订单金额挂钩。他们没有跟踪哪一款服装的实际销量最高。“比如说我们有40款衣服,我知道哪些我卖出去了,但是我不知道哪些真的到了终端消费者的手上。”马克去年在公司开会时说,层层代理的模式下,老板根本不知道产品是到了消费者的手上,还是到了代理的手上。
不跟踪产品去向,无疑是个糟糕的决策。泰雷尔·川斯川姆是他们的顶级代理,德安娜和马克听取了他大部分的建议,但唯独不采纳按下级代理销售金额给付上级代理报酬的建议。这样一来,生意风险就转嫁给了底层代理。而马克认为,人们不一定觉得这是赔本买卖,他们也许认为这是个机遇。
考特尼·霍伍德2015年3月加入LuLaRoe,那时候她正考虑和丈夫分居。“我可能是LuLaRoe的第1100个代理。”她每个月卖衣服能赚几千美元。7个月后,她辞掉了原先的销售工作。“那是我做过的最可怕的事,”她说,“但是那时候我卖衣服赚的钱也挺多的,德安娜激起了我赚钱的欲望,我觉得不久后,我就能发展出自己的代理团队。”2016年1月,霍伍德的上级代理——招收她当代理的人——请她帮忙。她想让霍伍德继续发展下级代理。
LuLaRoe的代理体系包括4个级别:普通代理、助理教练、教练、导师。每个级别的批发量、零售量和招收代理数量的要求都各不相同。其他的条条框框让事情变得更复杂了。手下有4名普通代理的教练,比只有3名普通代理的教练,获得的奖励多。“招收代理是最快的晋级方法,这就是堆积式营销策略。”如果霍伍德能在一个星期内晋级成为教练,那么她的上级就给她2500美元奖励,而她的上级就会晋级为导师。
2015年秋天,斯蒂德哈姆聘用德安娜的侄子舒尔茨策划一系列动员会,拉拢新代理。像这样的动员会一般应该教新手一些销售技巧,但是舒尔茨说,动员会上没有任何实用的建议,只是一味鼓吹销售产品让女性致富。LuLaRoe的代理数量暴涨,期初存货的价格也随之上涨。
最早加入LuLaRoe的代理成为了“代理热”最大的受益者。2016年中旬,霍伍德通过招收下级代理,赚了3万美元,只要她的下级代理进货,她就有钱赚。导师林德赛·惠勒手下有2000名代理,实际上,这些代理养活了她,她可以用招募奖金偿还贷款。这样的成功非比寻常。公司的公开材料称,招募奖金的中位数是一年526美元。不够资格领取招募奖金的新代理开始努力招收下级代理。与太多代理签约,意味着更多的代理成了“炮灰”,赚不到钱。南加州的家庭主妇兰妮·柯特尔说,去年刚加入的时候,每个月都能卖出总价值约1.2万美元的衣服,但是现在只能卖出总价值约几千美元的衣服。现在,没什么人来找她买衣服了,她所在的地区已经有70多名LuLaRoe代理了。
2017年1月,霍伍德终于发展出了3500名下级代理,成为了LuLaRoe公司第25个“金字塔尖”。她受邀参加了LuLaRoe的分享会,德安娜让她带上她的丈夫。尽管她已经和丈夫分居,但是,她的丈夫还是来了。LuLaRoe公司开分享会时,总是要求女性带丈夫一起出席。在分享会上,有人建议她的丈夫辞掉工作,和她一起发展销售事业,还说这项事业能让他们重归于好。整场会议都是荒诞的洗脑式宣传。有一位女士曾经是LuLaRoe的导师级代理,因为有一次她没有带伴侣一起来分享会,而被拒绝入场,此后她就退出了LuLaRoe。
当然,荒唐事不止这一件。2016年11月的分享会上,德安娜问霍伍德有没有兴趣做缩胃手术。她收5000美元,而实际上手术价格是4000美元,她可以从中收取回扣。舒尔茨就在德安娜的建议下做了縮胃手术,因为德安娜希望这些领头人身材苗条,或者至少不胖。
罗波塔参加几次分享会之后,也退出了LuLaRoe。2016年7月,她在存衣服的屋子里发现了4条发霉发臭的打底裤。当时配送货物的时候,这些打底裤就因为浸水发霉了。于是,她找出进货时的发票,准备讨回货款。她给供货部门发了邮件,邮件指示她下载一个手机应用,然后上传发票照片。她照做后,发现手机应用经常卡顿,她不断地重启应用,终于完成了步骤,公司赔了她42美元。“那时候我就意识到,公司不行了。”罗波塔说。
除了售后服务的问题,LuLaRoe还面临着侵权起诉。设计师每天必须设计出几百种不同的花色。花朵图案看起来像墙纸,动物图案看起来像动画片,最浮夸的一个设计图案是肉色打底裤上画着比萨斜塔,社交网络上疯传这张图片。2017年1月,因为质量问题,代理们不停地赔偿顾客,因为LuLaRoe的打底裤穿一两次就破了。社交网络上甚至成立了针对LuLaRoe的维权小组。
大多数代理开始大量赔钱。“你可能感觉比过去更绝望,”舒尔茨说,“这种绝望的感觉就弥漫在空气中。”为了处理危机,LuLaRoe在2017年4月宣布,如果有人想退出代理队伍,公司可以以批发价回购他们的库存。
去年9月的一个晚上,罗波塔在维权小组看到很多人发帖子质疑回购政策。有一些人说,他们的确打算退回货物,但是对收购价格有异议。还有一些人说,她们的丈夫害怕衣服砸在自己手里,所以辞职帮助她们卖衣服。罗波塔看到一个帖子问,有没有人收到过发臭的衣服,她想到自己的遭遇,哭了出来。
去年,罗波塔已经不再卖衣服了,但是她还没有完全退出LuLaRoe。去年9月13日,公司不再实行全款批发价收购库存的政策,而是改为按批发价的90%收购库存,但即使是批发价的90%也不能保证收回。很多女性说LuLaRoe退给她们的钱远远低于货物价值。
她不想再折腾了。今年1月,她正式退出了LuLaRoe团队,之前她把能卖掉的货都卖了。剩余价值1万美元的衣服还在她的储藏室里放着。“LuLaRoe公司一开始就声明,导师级别的代理退回库存,没有回款。”她说。她现在正在请律师帮她要回2万美元的招募奖金。LuLaRoe声称,和霍伍德等人的纠纷已经持续很长时间,而且不便公开讨论。
分享会上,公司跟代理们说,所有大公司都会面对一些官司,不用太在意。他们还强调,一些对公司不满的代理又加入其他的社交网络销售团队,故意抹黑LuLaRoe。“我们没法预料到纠纷的处理结果,但是我们已经合法体面地去处理这些纠纷了。”马克在今年1月的分享会上仍然在继续哄骗大家,“如果你以前没有过组建团队的想法,那么现在,是时候了。”
[译自美国《彭博商业周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