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88|回复: 6

“知识网红”崛起改变网红价值取向

发表于 2019-3-1 08:40: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2019-02-28 07:39:33
[/table]
光明网-《光明日报》
[table=100%,#ffffff]
【文化评析】
  作者:龙其林(广州大学广府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
  人们的生活与互联网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网络红人也在各行各业陆续出现。近日有媒体对“知识网红”的导师约见用户数、各专业领域可供选择的话题和行业分布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为人们了解这一网络群体提供了参考。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人们对网络的需求和利用,也经历了从最初的获取信息、聊天、娱乐到现在追求专业知识指导的过程。在以知乎为代表的一些网站的推动下,“知识网红”与近些年出现的医生网络问诊、网络培训学校等,都属于凭借持续输出专业知识而走红的范畴。
  “知识网红”的崛起,一方面是由于其独特的知识特质与身份符号、经验积累,他们满足了受众对于情感、工作等方面专业知识的需要,因而受到大众追捧;另一方面则是借助网络推手的宣传造势和传媒效应,“知识网红”群体不断发展壮大。“知识网红”反映了当前社会不同行业之间合作不断加深、专业分工日趋细化的趋势,有着积极的意义。
  网络红人现象出现已有多年,如当年的凤姐、犀利哥等,大多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并未给网络与现实社会提供多少正能量,人们大多抱着新奇、戏谑的态度围观,而“知识网红”的出现改变了网络红人的单一价值取向。越来越多的网民价值观念正在发生变化,他们不再仅仅关注娱乐明星、体育赛事、影视作品,而是有意识地将互联网作为自身学习和解决问题的场所。
  但倘若仅凭这些知识变现网站上的“知识网红”而推论出中国已经进入学习型社会,显然为时过早。年初某调查机构发布的《2018中国人读书报告》显示,去年中国人年均阅读量为5.5本纸质书,比2017年增加了1本。而2011年韩国、法国、日本、犹太人的阅读数量分别是11本、20本、40本和64本。尽管中国人阅读量近几年略有提升,但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相比依旧差距较大。
  也许,“知识网红”是一个信号,预示着民众在满足了物质生活需求之后,开始更加注重精神文化生活的质量。知识是人类提高自身思想认识、增长智慧的核心要素,也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永葆发展动力、传承优秀文化的重要内容。对于“知识网红”,我们要做的不仅是围观,更不能只是消费,更加重要的是以此为契机,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提高自我学习的能力,将对知识的需要和自我的完善、国家的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萧伯纳曾有名言:“知识不存在的地方,愚昧就自命为科学。”这句话不仅是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更可以作为警醒。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8日 14版)

编辑:郑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 08:52:46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 08:52:53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 08:53:00 | 查看全部
感谢分享、问好老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 15:48:04 | 查看全部

回 3楼(煤缘) 的帖子

欢迎老师来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4 18:50:00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8 14:35:46 | 查看全部
感谢柳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