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863|回复: 0

[行业特色与就职提醒] (考古)文物保护遇上城市开发 "宋元粮仓"遗址被毁调查

发表于 2010-7-24 15:13:40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江淮近日多雨,江苏镇江最高端的楼盘——“如意江南城”的工地上,一片泥泞,泥水横流,洗去了“宋元粮仓”的最后一丝古韵。工地对面,售楼部的“意向登记”正在高调进行中。这里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镇江。
   
    如果不是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的“拍案而起”,人们可能永远都不会知道,那个正在兴建的楼盘底下曾经有过一个宋元粮仓遗址。林留根怒了,因为开发商明知那是重要文物,却仍不听劝阻,开动挖土机将其铲除。林留根也很无奈,因为开发商是镇江市城市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镇江城投集团”)。
   
    正在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京杭大运河从此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关节。     
   
    林留根独自坐在办公室的电脑前,吸着烟,雨水敲打着玻璃窗,“噼里啪啦”的杂音犹如他此时凌乱的心境。自从上周末他通过央视曝光镇江市城投集团恶意破坏宋元粮仓遗址的事件后,亲朋好友们善意地劝他“要保护好自己”,他说他“不怕”。
   
    虽然7月11日镇江市政府决定,“在国家和江苏省文物部门批准遗迹保护方案前,保护范围内的施工一律暂停”,但林留根还是高兴不起来。失去的终究已经失去,覆水难收。与他的寂寥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如意江南城正在全城瞩目中继续它的风光与火烫。
    当宋元粮仓遇上豪宅
   
    他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照片,那是在镇江考古队员发现宋元粮仓遗址后,他亲自赶到现场拍摄的。如今,遗址已毁,那些照片透着一股凄凉的珍贵气息。
   
    早在宋元粮仓被毁事件曝光前,借助猛烈的广告攻势,如意江南城就已成为镇江百姓茶余饭后热议的话题。
   
    7月2日的镇江日报在头版刊登了《呼之欲出的“如意江南”》一文,称:“项目的实施将彻底改变这一片区脏乱差的现象,3000多户被拆迁居民将搬进新居。”文章把“京口驿”作为该楼盘的卖点,对宋元粮仓则只字未提。
   
    昨日,记者以购房者的身份前往如意江南城施工工地实地观察,虽然镇江市政府早前已宣布暂停施工,但记者见到有多辆运载泥石的货车进出,高高的塔吊也仍在作业。工地门口有若干警察和保安看护,往里看,一个大坑让人触目惊心——这一地下工程的所在,曾是宋元粮仓遗址。
   
    在工地的马路对面,是该楼盘的售楼中心,楼盘的购买意向登记工作照旧进行,前去询问情况者数量可观。销售人员许先生告诉记者,“最快下月即可获证预售,两年后交楼”。
   
    根据开发商透露给外界的信息,开盘价应在13000元/平方米左右,而镇江的一手楼均价仅为五六千元/平方米,如意江南城所在地段周边的房价约为八九千元/平方米,毫无疑问,这是个高端楼盘。
   
    许先生拿来小区的平面图,向记者介绍了楼盘的情况:7栋商住楼呈“7”字形坐落在京杭大运河的东北侧,其中有4栋楼高33层。此外还有6栋回迁房,均为33层高。也就是说,3000多户拆迁户中,只有小部分人将回迁原址。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拆迁户向记者透露了拆迁补偿方案。他说,那一带原本是镇江市区的“贫民窟”,街坊们的收入水平普遍不高,住房面积均不大。他的房子不算太旧,面积约为60平方米。根据政策,街坊们拆迁后可等面积置换新房;也可放弃房屋,领取9000元/平方米左右的补偿。
   
    问题在于,回迁房的面积较大,必须贴上一大笔钱才有可能原地回迁。因此,有不少街坊选择了领取拆迁补偿款。林留根向记者展示了一组照片,那是他亲自赶到现场拍摄的。如今,遗址已毁,那些照片透着一股凄凉的珍贵气息。
   
    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城市拆迁,需先由考古队对相关区域的地下文物埋藏情况进行勘探。
   
    2009年7月,镇江市城投集团主动向文物部门递交了《关于对镇江市双井路工程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工作的申请》,省文物局委托镇江市文管办组织对该项目进行考古调查、勘探。
   
    果然,考古队员陆续发现了“京口驿遗址”(注:镇江古称“京口”)和一座石拱桥,随后开始嗅到宋元粮仓的味道。凭借基本的专业素养,他们判断那里将有重大的考古发现,便于当年10月邀请省里的专家——南京博物院考古所所长林留根一行前去参观指导。
   
    南京博物院的专家在仔细参观了考古现场后,无不兴奋异常。他们要求镇江文物部门的同仁们加倍努力,南京博物院方面会尽快向国家文物部门申请执照。有着25年考古工作经验的林留根还鼓励他们说:“这应该能入选今年的‘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林留根为何敢夸下“海口”?可以从镇江博物馆工作人员王书敏、霍强和何汉生后来向上级递交的《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考古发现》这份报告中看出个大概。
   
    “镇江双井路片区考古发现的宋、元仓储遗迹(注:共有13座粮仓)和元代石拱桥,前临宋元时期的运河,后枕长江,规模宏大,布局规整。运河、石桥、仓储、长江,四者有机一体,共同构成了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运河历史文化遗产的重大发现。”

(来源:广州日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