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十建公司 田元武
前几天,我收拾书橱时翻出一本《焊接工艺学》。这是20年前,我的焊接师傅送给我的。当时,我们在十建公司齐鲁石化胜利炼油厂改扩建项目“千吨反应器”吊装现场从事焊接工作。
1999年,是我参加工作的第二年。当时,我很浮躁,对焊接工作不感兴趣,焊接质量很差,经常返工。
这让我的班长头疼不已。在一次班组焊接质量讲评会上,班长为我找师傅。面对班长的询问,班里的同事都没出声。他们知道我不是那块料。
“班长,我试试吧!”王法礼站了起来,打破了沉默。他刚调到我们班组没多久,是一名焊接高手。就这样,王法礼成了我的焊接师傅。
跟着师傅学习的第一天,师傅让我和一名技校来的实习生分别焊接两道直径300毫米、壁厚12毫米的普通碳钢管道。
我平时懒散惯了,1个小时的工作量,我用了一上午,而那位实习生不知道比我快了多少。下午5点,下班前,焊缝探伤报告出来了,我焊接的管口返工重焊,实习生焊接的管口合格过关。
看着探伤结果,我恨不得钻到地缝里,自尊心备受打击。
“元武,今晚咱俩加班,去现场返工重焊。”师傅微笑着拍着我的肩膀,拉着我一头扎进装置区。
二月的齐鲁大地,寒意正浓。师傅按照探伤片子显示的缺陷区域进行返工。他一边工作,一边帮我分析焊接缺陷出现的原因,告诉我解决办法。师傅前后用了3个小时,一丝不苟地完成了焊缝返工任务。
晚上回家的路上,师傅说:“今天导演的这出戏对你还算有用吧?”原来,师傅之所以让我和一个实习生去焊接相同的管道焊缝,就是要唤起我的进取心,改变我的工作态度。那位实习生其实是师傅在技校时培训过的学生,他的焊接技术已经相当厉害了。
师傅边走边看手表,笑着说:“因为焊缝返工,咱们既耽误了休息时间,也浪费了焊条、焊丝等材料,如果大家都把技术学扎实了,那我们的项目建设成本就会大大降低,公司效益就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也会越来越高。”
听了师傅的话,我为自己一年来的作为深感惭愧。
我被他的那种敬业精神感动了,从此,我和师傅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我的焊接技术也在师傅的教导下不断提升。无论是不锈钢还是合金钢,氩弧焊还是自动焊,我的管道焊接探伤合格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1999年底,在项目部举行的表彰大会上,我和师傅都被评为“优秀焊接技术能手”,我们班也如愿成为“质量管理先进集体”。班长握着我和师傅的手说:“咱们班里有你们,什么难活儿、急活儿都不在话下。”
在随后的日子里,我走南闯北,始终保持高标准、严要求,先后参加了湛江东兴炼油厂改造、海南炼化800万吨/年大炼油装置建设等十几个特大型项目施工,焊接优良率始终名列前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