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17|回复: 6

[转贴] 读书和上学不是一回事

发表于 2019-3-13 19:53:28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袁梅



某年的暑假,远嫁法国的一位朋友带着她的两个儿子来北京,两个男孩一个十四岁,一个九岁。看见他们的行李箱里带了好多书,心想,每天白天玩得那么累,哪有时间看书?结果那两个男孩每次回来之后,有三四个小时都在读书。

和朋友聊天,她说一般法国的家长不是特别在乎孩子上学的成绩,但是会特别在意他有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因为只要养成读书的习惯,人生无论在何时何地,都能找到奋起直追的道路。热爱读书的孩子善于思考,这比单纯的考试成绩要重要得多。读书和上学不是一回事,细细想来,的确是这么回事。

读书习惯的养成是孩子一生真正的求知出发点。

我的儿子读书几乎是没有“禁区”的。进入小学之后,学校布置的阅读课程作业的量本来就很大,许多在人们看来是大学生才会阅读的书,他们一二年级就开始读了,连蒙带猜地啃完一本本大部头。儿子三年级的时候就开始读《鲁迅全集》,他对父亲说:“总看课本里有鲁迅的文章,有意思,但他还是面目模糊,像个爱发牢骚的怪老头儿,真实的鲁迅不应该是这样的吧?”

于是儿子每周去上课时,书包里便带上了一本《鲁迅全集》。老师看见儿子的书桌上放着一本厚厚的《鲁迅全集》也是要打个愣怔的。那段时间,班里的大部分同学还都沉迷在《冒险小虎队》的故事里呢。

渐渐地,我发现了儿子读书的套路,他不像他父亲那样随意乱读,抓到哪本是哪本,他的读书变得越来越有计划性,基本是根据自己目前的需求来读,这让他父亲崇拜得五体投地。他可以自己读那些专业的理论书,在我看来,那些书枯燥得令人发疯,他却读得津津有味。

在讀文学作品时,他习惯把一个作家的作品贯串起来读,一读就是一套,从处女作一直读到最后的成名作、经典作。这样读书的好处是可以对作家的一生有个全面的审视,但却不能太任性,因为一个作家一生的作品,经典的也就那几部,并不是篇篇都字字珠玑。但儿子认为,只读经典是一种业余的阅读方式,读全套才是专业的阅读方式。

儿子的读书方式是专注、集中和反复读,不管读什么书,他的手里都会夹一支笔,边读边做笔记。

一个作家的作品读下来,他对这个作家的成长和世界观以及在文学界的地位等都有了深入的了解,这是一种“求甚解”的读法,比那种粗糙的“不求甚解”的读法要收获得更多。

(摘自《小读者·阅世界》2018年4月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4 19:02:38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4 19:03:00 | 查看全部
感谢老师分享,周四愉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9:50:58 | 查看全部

回 1楼(llsyqmk)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14 19:51:29 | 查看全部

回 2楼(llsyqmk) 的帖子

感谢老师来访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5-31 23:48:46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6-1 20:53:14 | 查看全部

回 5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回帖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