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西北油田 方鑫
3月8日,西北石油局科研园的会议室里,一个约莫8、9岁的小男孩正对着镜子认真的涂抹口红,据悉,这名小男孩是石油人的子女潘羿诚,“梳妆打扮”是为了参加西北石油局“传承好家风,涵养好作风 ”家书朗读会。
朗诵会中,潘羿诚《给爸爸的一封信》感动了在场的广大职工,戳中了广大职工的泪点,石油人的子女大都像潘羿诚那样。父母在身边的,每天忙着工作,给不了太多的陪伴;不在身边的,也总是聚少离多。潘羿诚的家书,正是反映了众多石油人的家庭现状,而他对父亲的崇拜、控诉、抑或是真情流露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人,他们有的已为人父母,有的还只是个孩子……
潘羿诚在朗诵表演中讲述了父亲和他之间的趣事,也借这个机会,将自己最喜欢听父亲睡前讲小故事这个小秘密,用这种特殊的方式告知父亲,并表示自己还是个孩子,希望父亲能多一点时间陪陪自己。吐槽父亲总是以晚睡对身体不好的理由,严格要求他晚上9点之前睡觉,而自己却不顾身体,往往加班至深夜……其间,潘羿诚在控诉父亲的严重“双标”的同时,还表达了自己对父亲的崇拜,或许在每个孩子的心中,父亲都是永远的大英雄。
朗诵会结束后,潘羿诚私下表示,要努力学习,成为父母的骄傲;希望父亲能偶尔放下手中的工作陪陪他;希望父亲不要因为工作而忘记对他的承诺;同时更希望自己可以尽快长大,让父母少一份担忧,让父母也能早睡晚起。
这让我想起沙漠里的老黄牛朱军还有他的井友们,2019年是朱军选择来到西北油田,成为一名石油人的第3个年头。记得和他一起巡井的日子里,朱军上井时,总是把安全帽戴得紧紧的,贴在头皮上,他把工鞋鞋带系的特别紧,即使脚腕儿被磨红磨肿,也决不放松。
后来,听到和他一起上井的师傅讲,工鞋系松点是好穿,不过走起路来速度慢,万一有个啥事,不方便。每到中午吃饭休息的时候,他们就像过年串门的亲戚一样,诉说着家里最近发生的事;念叨着家里的妻儿和父母;担忧家里是否有困难;他们的谈话总是围绕着自己的小家。感觉家中发生的一切,开心的、不开心的,他们都和家人一起经历了似的。
朱师傅就要休假了,在前两天他很兴奋地在微信上咨询我道:“闺女啊,我是个大老爷们,不会选东西,我这次回去想给他们个惊喜,你帮我参考下,我给我孩子还有老婆买点啥礼物?等我回来给你带我老婆做的家乡小吃。”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不知道怎么回答,想象一下一个身高一米八40多岁的大叔,想给家人惊喜,给他们买礼物,却因为不知道选什么而愁眉苦脸,选择求助小年轻的模样,一时间,泪水湿润了眼眶。
我想起了父亲给我买过的各种奇葩礼物;想起母亲在七夕收到父亲礼物时哭笑不得的模样;天下父母皆一样吧,无论身处何方,心中最挂念的都是自己的小家,自己的妻儿至亲。
世人都说幸福就是老婆孩子热炕头,作为石油人,他们远离父母、远离对象、远离孩子,他们与家人聚少离多,他们的孩子大都成为留守儿童。他们有的是为了理想;有的是为了生活;有的是为了家庭发展而选择背井离乡,来到荒凉的大西北,选择常驻油田,他们亦有着自己的无法言诉的苦楚与辛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