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回复: 0

全国政协委员袁慧琴:《半条棉被》饱含鱼水深情

发表于 2019-3-17 19:17:32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经济日报

  “2018年1月份,我被任命为国家京剧院副院长,3月份开始带领青年团队创作现代京剧《红军故事》,并有幸演出了其中一折——《半条棉被》。”在全国政协民建界别分组讨论会上,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常委、国家京剧院副院长袁慧琴讲述了去年履职过程中自己印象最深的一件事。



  “半条被子”的故事是2016年10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谈到的。习近平总书记说,“一部红军长征史,就是一部反映军民鱼水情深的历史”。

  在湖南汝城县沙洲村,3名女红军借宿在徐解秀老人家中。临走时,红军把自己仅有的一床被子剪下一半留给了老人。老人说,什么是共产党?共产党就是自己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人。



  这个故事发生在1934年,故事的挖掘者是“重走长征路第一人”、经济日报原常务副总编辑罗开富。1984年11月7日,罗开富在出发22天后来到湖南汝城县沙洲村,听徐解秀老人讲述了这个故事。当晚,他含泪写下《三位红军姑娘在哪里》的报道,随后刊发在《经济日报》上。

  “我当时一看到这个剧本,就被深深感动了。”作为主人公徐解秀老人的扮演者,袁慧琴委员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深情地说,这半条被子寄托着老人半个世纪的思念,反映了红军与老百姓的鱼水情深。老人在50年的时间里,一直在期盼与被子主人的重逢,期待着与亲人的团圆。



  3月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会议的文艺界、社科界委员时强调,文艺创作要以扎根本土、深植时代为基础,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文化文艺工作者要走进实践深处,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用心用情用功抒写人民、描绘人民、歌唱人民。

  这也是袁慧琴委员在工作中始终努力的目标。

  “近年来,国家京剧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积极推进‘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袁慧琴委员告诉记者,现代京剧《红军故事》由《半截皮带》《半条棉被》《军需处长》3个红军长征路上感人至深的小故事组成,展现了红军历尽千难万险,坚守革命信仰,为革命胜利、为人民解放奉献一切的崇高精神,展现了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荣辱与共、风雨同舟的鱼水深情。



  在创作过程中,主创人员以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的态度对剧目进行加工打磨,以传世之心力争将京剧《红军故事》打造成体现民族气节、展现时代精神的传世之作。

  “京剧发展200多年来,为什么始终活跃在艺术舞台上?就是因为每个时期都有一批优秀的艺术家,创作出大量立意高远、适合当下观众审美情趣的艺术作品。”袁慧琴委员说,未来,国家京剧院将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为推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培养“有信仰、有情怀、有担当”的优秀艺术人才不断努力。(经济日报记者熊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