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393|回复: 2

【杂说】说盗

发表于 2019-3-18 10:30: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工人日报
王淼 2019-03-18
       盗者,窃人财物者也。大至成群结伙、打家劫舍的强盗,小至入户行窃、掂人衣包的小偷,有明抢,有暗偷,其中规模大小、作案方式差异很大,所以名称也很多,诸如小偷、窃儿、扒手、三只手、梁上君子、盗、贼、寇、强人、豪客、刀客、胡子、剪径、穿窬、江洋大盗、绿林好汉等等,都是干这行的。这类人既然以劫盗为生,自然希望能逮着个肥户,大捞一把。如果误人贫家,无物可偷,甚感败兴,只好空手而归。

       偷儿最怕遇到的是清官。清官廉清奉公,家无余钱,偷儿常常失望而归。郑板桥在山东范县做县令时,为官清廉,家无长物。一次一个偷儿入室行窃,郑板桥尚未入睡,吟道:“细雨蒙蒙夜沉沉,梁上君子进我门。”偷儿见被主人发现,十分惊慌,躲在暗处不敢动弹。郑接着吟道:“腹内诗书存千卷,床头金银无半文。”盗贼见没什么油水,转身而去。郑又吟道:“出门休惊黄尾犬,越墙莫损兰花盆。”这时偷儿已走出住室,郑大声吟道:“天寒不及披衣送,趁着夜色赶豪门。”嘱咐他找有钱的人家去偷。

偷儿还怕遇到读书人。读书人多数贫困潦倒,常常身无分文,偶尔有几个钱又要拿去买书,贼是不偷书的。从前,西蜀有个读书人叫卓沃的,是不是卓文君的本家未考证。一天,一个偷儿入室盗窃,卓沃口吟了一首诗:“夜静钟残月色昏,有劳带剑入寒门。诗书腹内余千卷,珠玉床头没半分。低语已惊黄犬吠,轻行不损绿苔痕。多情知我凄凉事,不及披衣起送君。”这首诗和郑板桥的诗差不多,同为贫寒之人,自然偷儿仍是一无所获。

       偷儿再一个怕遇到的是教书先生。教书先生收入少,往往比较清贫,据说直到现在门口挂着“教师之家”的,偷儿便不肯光顾。过去,苏州有位老儒名沈文卿,家中贫困,以授徒为生。一天晚上,老先生被褥单薄,难以入睡,忽见一个偷儿至其家,找来找去,无物可拿。文卿从容地唤他:“穿窬君子,虚劳下顾,聊以小诗奉赠。”遂口占一首诗:“风寒月黑夜迢迢,辜负劳心走一遭。架上古诗三四束,也堪将去教儿曹。”当然,偷儿没有拿他的书,含笑而去。

      上面说的都是独来独往、人户行窃的小偷,趁人不知,小偷小摸而已。另一种是成群结伙,拦路抢劫的大盗,团伙有首领,内部有分工。这类强盗也有怜惜才名者,遇见文人名士,不仅不抢劫,还给以礼遇。唐代诗人李涉,自号“清溪子”,洛阳人。曾任太学博士,诗名满天下。一次赴江州,途中遇盗,盗问:“何人?”答曰:“李涉博士。”盗首说:“若是,勿用剽夺。久闻诗名,愿题一篇足矣。”李涉欣然命笔,题曰:“暮雨潇潇江上村,绿林豪客夜知闻。他时不用藏名姓,世上如今半是君。”说的是当时盗贼遍地,官匪一家,不用怕暴露自己的姓名。盗首大喜,赠以牛肉美酒,再拜而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18 15:19:37 | 查看全部

Re:说】说盗

说透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31 15:16:48 | 查看全部
感谢乔老师的精彩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