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河北沧州石油分公司 杨树彦
春天的季节总是给人一种希望,惊蛰已过,路边的迎春花便开始吐蕊绽放。看着柳树枝头由鹅黄渐渐变为浅绿,便有了一种想踏青的冲动。在郊外的一处公园里,我看见了一只黑鹊,它黑羽毛、白喙、细细的腿,它蹦来蹦去,轻巧无比。然后冲我唱了一会歌儿,抻抻脖颈,然后扑棱着翅膀飞走了,没有留下任何足迹。
看了一段刘亮程的《一个人的村庄》,我掩上书本,闭上眼睛,让思绪慢慢从对家乡的回忆中回到现实。有时候觉得回忆小时候总是那样的美好,也许是那时候内心还没有被纷扰的世事所装填,还没有承载着太多的世态炎凉。从前慢,那时候的云彩都是慢悠悠地在天上游走。
周末喜欢听讲座,而且是对于古诗词和写作的课程。我的笔在纸上飒飒响动,记录老师说的每一个字,艺术家的体温慢慢发散出来。有时会跟着老师的思路灵光一闪,那是触动内心的某个瞬间,眼睛里便有湿的东西落下。讲座结束后,内心归于平静,扭头还要去菜市场拥挤在人群中购得自己的一日三餐。
喜欢书法,每每都是在宁静的黑夜,一遍遍看着古人的法帖在临。王羲之的《兰亭序》尽管是一蹴而就,可是从每个笔画中都能感觉到当时的从内心所透露出来的一种悠闲,如行云流水,风神俊秀中透着一种惬意之感。
唱歌的喜鹊、跌宕的小说情节、博远的法帖、一堂雅致的讲座,这些看似无用的东西,恰恰在提醒我们,让我们从一个被有用占有的世界中逃离,让我们能够以一种满足的状态存在那么一个片刻。
这个片刻也许不长,但总要有,一定要有。
有这样的片刻的回忆和时光,还一定要有一种“闲”:悠闲的闲,苏东坡的闲,陶渊明的闲,静静发呆的闲,徒劳无功的闲。听说在苏州,有一家大型书店,一个特点就是通往书架的楼梯设计得十分悠长,其意图就是要让每个来到书店的人在拾级而上的过程中,放慢脚步,感受一下悠闲和书香,从容沉淀。在四川东山乌龙寺有一副对联云:“事到无心皆可乐,人非有品不能闲。”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只要不以功利为目的,这些事物都能呈现出让人赏心悦目的姿态。做到了这一点的人,也就是拥有心品的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都能保持悠闲之心。
我给经典的文学作品、永远不可复制的古人法帖、生动有趣的讲座都统统归为艺术之美。什么是美的艺术呢?由人类创造出来的美再由人类享受的一切,就叫做美的艺术,它是人类瑰宝长河中璀璨的明珠。享受艺术之美是需要我们保持一些闲心闲情,需要做这么多无用的事情,需要我们徒劳无功且义无反顾地追随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