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2878|回复: 1

马兰头的味道

发表于 2019-3-20 10:46: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每年这个季节,这个时光,在母亲家的餐桌上,总会有一道特别的家乡菜——香干炒马兰头,那是母亲的拿手好菜。虽然这是一道非常普通的农家菜肴,在江浙一带,尤其是在农村,人人会做,人人爱吃。小时候就常听到马兰头的歌谣是:“马兰头,马兰头,春天到了就探头。”它与小草一样,不娇贵,于大自然的怀抱里,以翠绿欲滴的颜色,让人喜爱。尤其是马兰头生长在山野田头垄间,它很能抗寒而又耐热,与春天那些无名小草连在一起,是最绿色的食品之一了。清时袁枚在《随园诗话》有云:“马兰头,摘取嫩者,醋合笋拌食,油腻后食之,可以醒脾”。当然,它那诱人的清香,更让人想起那是春天的味道,也是母亲的味道,更是故乡的味道。
   是的,马兰头宛如小草一般,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无论冬天多少寒冷,春天来临,她依然冒出嫩嫩的芽儿,照样让人们分享着它的美味,那是大自然对人们的恩赐。记得小时候,家里生活条件不是很好,上小学时的三、四月份,每天去离家六里远的学校上学,在放学回家路上,便会与小时伙伴们蹦蹦跳跳地穿过田埂,寻找着那熟悉的绿色芽儿,用手一个芽儿,一个芽儿地摘剪着,到家时,右手上拇指和食指都染上了浓浓的绿色,并散发着独特芬芳,缕缕清香,晚上母亲会把马兰头焯水后,第二天早早地把它烧好,就当上学中饭配的菜肴了,那时,虽然油水不多,不能与现在的美味相比,但经过母亲烧炒的马兰头,我还是觉得非常好吃的,也算是如今人们所盼的上等“野味”啦,虽然有时候会被其他同学另眼相看。长大了,我曾经学着母亲做这个香干炒马兰头,同样的加工流程、工序:沸水焯熟——漂尽泡沫——挤干水分——斩成细末,加工成为半成品后,或用香油拌吃,或与香干炒着吃,但终学不会母亲的味道。二十年前,母亲随着我们一起进城居住,与父亲一起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然,母亲一直不习惯,总想着自己去种点菜什么的,这不,前些年,与父亲在小院子里开垦了一块小“自留地”,而且种上了从田野里挖来的马兰头,所以每年春天这个月份,家里也会有自家种的马兰头吃,一起分享以前在农村一样的马兰头的味道,但母亲总会说,这和在老家的比起来,好像差点什么味儿。父亲总说,不是老家的水,老家的故土,自然种植不出老家的马兰头味儿了。我听懂了父亲的话。这或许与南橘北枳如出一辙吧,抑或也不尽然,即便长在同是一处,不同的人掌勺,不同的人品味,不同心境的人品尝,都会有不同的味道。
前几天,回到姨妈家的母亲,特意打电话再三叮嘱要记得把院子的“自留地”里的马兰头剪来吃。我知道,这是父亲和母亲一起亲自种起来的马兰头,往年的这个时节,母亲总会催着父亲,看看我们种的马兰头好剪了吗。只是今年非同往年,母亲在外地依然还记得她曾经种下的马兰头,而远去的父亲却永远不能陪着母亲一起给这片“自留地”里的马兰头施肥、拔草以及收获了。这不,利用周末,本想着与上高中的女儿在一起修剪马兰头时,一起沟通一下学习上的想法,想不到的是,女儿看着那片绿油油的马兰头,悄悄地溜走了。晚上吃着同样的香干炒马兰头,女儿说,你烧的马兰头,也没有奶奶做的好吃,没有奶奶烧的味道。送女儿去学校的路上,女儿告诉我,是她不忍心下这“黑手”啊!如此稚嫩的芽儿,如此绿色的生命。我告诉她,马兰头,属于“春风吹又生”之列,可以说,一息尚存,生生不息。我知道女儿对生命的理解。
父亲去了一个更远的地方,或者是去追寻他的父母和先辈们了,永远的离开我们了。在这个春天的季节,我在远方怀念着远去的亲人,思念着已经消逝的故乡,那个早已经淹没于水库底下的老家。
是啊,马兰头的味道,是故乡的味道,是亲人的味道,任何人永远品尝不出,体会不到,因为它早已镌刻在游子的每道眉间心上。
虽然春天一样。

(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 衢州绿色产业集聚区巨化厂二北路11号 巨化集团公司物流中心党政办 陶弘 13757020628   0570-3614468  邮编:324004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0 13:39:31 | 查看全部
欣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