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0|回复: 4

[转贴] 老街

发表于 2019-3-20 20:14:05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华东油气分公司 曾隽

    “老梁,来碗面,老样子。”“好嘞!一碗阳春面,要香菜不要葱。”

    “梁师傅,给我来碗面,干拌。”“好,你先坐”。

    一碗阳春面,酱色汤汁配以扁平面条一撮,鲜香宜人,Q弹爽滑。面条好吃关键在汁,老梁阳春面的精华就是酱料中间的一撮白--猪油。很多食客想问其秘方,梁师傅每次都是会心一笑,门前一张大桌,碗碗相依,调料尽显,随意参观,拿捏之间的差别,在家就是调不出那个味道,市井的味道尽显其间。

    老梁面馆位于老街街尾,每天清晨,热气弥漫,人来人往。开门声,车铃声、喇叭声。。。老街的清晨就在这样的家常声中开始了。老街很窄,房屋很矮,街边的店面很小,早餐店,服装店,理发店,杂货铺一应俱全。不同于现代的商场的一层服装一层饮食,在这条不长的小街上,融合着所有的衣食住行。

    老街中间有一家理发店,一面墙上嵌着通面大镜子,一面放着木质长椅,两张黑白大椅子,剃头师傅穿着白大褂,一边问今天怎么剪,一边剪出一样的革命造型,男士统一上浓下疏,女士波浪短蓬松。剪头发5块,烫头另算,不变的手艺,不变的价格。可能因为它便宜,也可能因为它离家近,老街上的爷爷奶奶叔叔阿姨都喜欢往他这边跑。

    《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器皿里面讲到章丘铁锅风靡一时,手磨的精品不朽的工艺,传说需要经过12道工序,当时就为匠人的汗水所震撼。工序我不懂,但是那座熊熊燃烧的炉火让我印象深刻。在老街里也有这么一家打铁杂货铺,里面灰不溜秋,常年火光照耀--曾师傅铁匠铺。铁锅、铁锹,锅铲,剪刀,厨刀,修脚刀。

    应有尽有,纯手工,明码标价,童叟无欺。铁匠铺里常年敲敲打打,很少有人串门,所以一直低调不显眼,从浓密的黑色到稀疏的灰白,铁匠铺一开就是三十年,曾师傅从中青年变成了中老年,从最初为生计奔波到今日打铁成了艺术,并入非物质文化遗产,铁匠铺逐步走向了高端,但每次路过,里面依旧黑不溜秋,曾师傅还是穿着那件破旧的革质围裙,一锤一锤敲打。

    在老街,所有手艺人都被尊称为“师傅”,煮面师傅,剃头师傅,打铁师傅。。。。。。这些师傅撑起了老街居民的所有日常。“远亲不如近邻”,老街虽小,但是已经成为每日必需。今天这家没开门,左右邻居都要打电话询问,直到确定没事方罢休;明天那家有事,寻求中总能找到帮手。

    老街一直都在,但已成中青年的我们却越来越少回去,梁师傅面馆还是原来的味道,理发店和铁匠铺依旧保持着不变的风格。岁月不辍,更新尤待,老街犹如静待的碧莲,妙丽静谧,等待后人的顾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1 07:10:16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3-21 18:45:14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9:59:27 | 查看全部

回 1楼(屈联西) 的帖子

感谢屈老师的来访支持!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3-21 19:59:36 | 查看全部

回 2楼(海边石油人) 的帖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