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来源:石化新闻网 石化文苑
蒙自的“碧色寨”可以说是被冯小刚的电影《芳华》带到更多人眼前的。它是《芳华》中越战争片段中一个庇护所的取景地,何小萍在那里救死扶伤,并再次遇见了曾经的战友,电影中小小的火车站承载了战争里无数血肉模糊的惨状。而历史上真实的碧色寨车站真实的见证过中越战争,但没有影片里那么惨烈,它在战争中主要承载着物资运输的重任。
记得看电影《芳华》时,我曾几度哽咽流泪,主题曲《绒花》“世上有朵美丽的花,那是青春吐芳华,铮铮硬骨绽花开,沥沥鲜血染红它……一路芬芳满山崖,世上有朵英雄的花,那是青春放光华,花载亲人上高山,顶天立地迎彩霞……”在影片中揪心揪肺地缓缓飘过耳际时,与影片相映相衬,感人肺腑,时代的好人刘峰被无辜处分离开文工团时,孤零零的站台只有何小萍只身一人相送,那一刻,没有言语,相视的微笑带着时代的苦涩与无奈,相互的军礼给人一种震撼与鼻塞,当刘峰转身离开,何小萍的军礼定格了,直到刘峰的背影慢慢拉长、消失……当文工团解散时,剧中人物举着茶杯,说的一句:“再见了,亲爱的战友们……干杯!”战友们默默流泪,我也流泪婆娑…….很多感人的画面久久停留的脑海。
那是一个时代的缩影。那是百年来这个有故事的火车站的经历,经历起起伏伏后,到退出历史舞台,并慢慢遗忘在世人的记忆里。
看过《芳华》后就一直想去看看我国史上最早的铁路车站之一---碧色寨,承载着历史使命的车站,那是一列从1910年驶入碧色寨的列车,鸣着历史的汽笛声“呜——”,穿过了年代的记忆,记录着时代变迁的痕迹,让人回顾。
据介绍,法国人修建的滇越铁路为米轨(轨距1米,准轨为1.435米),1910年全线通车。1913年个旧矿商与滇蜀铁路股份有限公司集资,官商合办筹建个旧--碧色寨--石屏寸轨铁路(轨距0.6米)在这里交汇,成为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米轨、寸轨共存的车站,是世界上保存完好的寸轨铁路之一。当时,碧色寨车站成为换装站,滇南进出口货物都由碧色寨中转,当年它的建设却是中国民族工业史上值得骄傲的历史见证,它背负着一段中华民族工商业者抗争殖民掠夺、自强不息的历史。
那个曾被称为“小巴黎”或“小香港”的碧色寨,曾经历过短暂的辉煌,那是个充满了法式风情的小站,曾经是云南乃至整个中国最繁华的地方,那时,车站四周到处是法国人投资建设的酒店、咖啡馆、电影院、洋行,法、英、德、日等各国的商人来来往往,一片繁荣,随处可见烫着卷发的女郎,电影院人来人往,咖啡馆热热闹闹,谈生意吹牛聊天,有十里洋场,也灯红酒绿,非常热闹。然而 在岁月的车轮下,早已被碾碎成过眼云烟,往日的辉煌,今天只能在所见的残垣破壁中去追寻想象,去体味。
我们站在米轨上,看着眼前墙壁上早已停止走动的“三面钟”上印着模糊的“Paris”字迹,还证明着这些古老的时钟来自遥远的法国,我们只是略知那段历史,但它有属于它的芳华,把曾经的芳华锁在属于它的年代。
个旧,一直是全国最大的锡现代化生产加工基地,那时火车经碧色寨北上可以到达昆明,南下可以直达越南。碧色寨车站占地约2平方公里,而米轨至今仍在运营中,我们有幸看到小火车经过我们身边的时刻,绿皮车,只有三四节,它从我的记忆里开来,不知要驶向何处,有何任务,而游人都忙着拍照这一时刻,我却来不及细思量,它慢慢驶向蒙自的未来,见证了蒙自的发展与壮大。环顾四周,游人不少,小山村碧色寨已然成为众多旅游者和摄影家们的绝好去处。
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碾碎了岁月,世事也被浸噬得支零破碎,或化为一缕尘烟,随风而去;或升华为歌儿,袅袅不绝于世。而火车不同,汽笛高鸣,车轮隆隆,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风驰电掣之后,即使旧的机车和轱辘淘汰了,铁轨还在那里,还可以与岁月常在,与法国紫葡萄藤一直留下。
走在两侧长满野花的寸轨上,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荒凉依稀,碧色寨车站默默沉睡在荒草野处,一度时期无人问津,它就像个有故事的老人,老了,累了,只是静静地看着听着周围发生的一切变化,不惧自己的落寞,把曾经所有的波澜壮阔都掩藏,留给后人评说。近年来又因《芳华》被人想起,多年的摆设又再次被喜欢历史的人们去挖掘、缅怀、纪念,开始人来人往,逗留参观,碧色寨就是这么被再次打造成旅游景点的。
当我们行走在历经岁月的铁轨上,能清晰可见百年前钢轨上的编号,而三三两两,或成群结队,在残墙处寸轨上照相的人们,他们穿着10元一套租借来的绿色军装,拍着各种POS,敬着极不规范的军礼,但她们神清气爽,精神抖擞,享受着和平年代的美好生活,不论历史于他们有多大意义,但她们记住了这个我地方,叫碧色寨,也许他们是循着历史到此一游,虽然曾经的建筑多数已经残破不堪,废弃的铁轨也已锈迹斑斑,历史在此镌刻成了沧桑和记忆,与身边来来往往、青春靓丽的妹子们形成极鲜明的反差,这就是人们寻找的一个动荡时代的传奇痕迹,曾经那群人的青春缩影。
依旧漫步在米轨上,感觉站台还是那个站台,铁轨还是那个铁轨,只是平添了一股浓郁的岁月感,它留下的不仅仅是岁月的痕迹,还有如歌的记忆,一个时代,慢慢走远,成了故事,文物,老车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