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金华浦江石油 丁潇潇
“弹棉花喽,弹棉花喽……”往常寒冬腊月,会有这么一群工匠在乡里邻间吆喝,声声弦响,片片花飞,洁白轻柔的棉絮在他们的巧手下,变成一床床厚实的棉被,抵挡住窗外渗透的严寒,温暖了整个冬日。
弹棉花是一门老手艺。“檀木榔头,杉木梢,金鸡叫,雪花飘”,这是弹棉花工匠对弹棉花的诠释,现在的我们鲜少能听到,也几乎看不上。但在我脑海中存在着些许零碎的记忆。
那时,弹棉花的工匠穿梭在各个村庄角落,找一户空荡点的人家,席地铺开。棉花有些人家都是自己摘种,或者是去集市上挑上好的棉花屯着,等工匠到的时候制作成棉被。棉被一般都是按斤数进行制作。开始弹棉花之前,工匠都会确定好需要的斤数。然后将棉花铺上。
铺好之后,工匠师傅绑了一条腰带套在腰上,竹子做的杆插在后背,竹杆上牵着另一端木质的棉弩,棉弩两头系牛筋做的弦,手拿着棉锤,当当切当当切…..开始弹棉花了。
用弹弓弹完的棉花,又白又软又蓬松,接着用竹制镂空的米筛进行按压。压实之后就是上线,通常都会采用玫红和绿色的棉线,横竖交叉对角排满,使得棉花更结实整齐。在上线的过程中,还讲究地在棉花的正中,用彩色棉线勾勒出数字年份以及简单的花卉图案,以表示纪念和祝福。
在上个世界90年代以前,手工弹出来的棉花是每家每户寒冬时节的必备品,而在女儿的嫁妆中,棉被更是必备的,这个习俗在老一辈心中深深扎根。
随着时代的发展,厚重的棉被被更轻巧温暖的羽绒被,蚕丝被,鸭毛被所取代。手工弹棉花的工艺也逐渐走向了城市的边缘,手工弹棉花也渐渐被机械所替代,但弹数床棉被作为嫁妆的风俗还一直在我们当地保留着。
时代的变化散不尽人们心底的怀念,有些老手艺虽然慢慢地消失于我们的生活,但会在我心中永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