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686|回复: 1

管住公款吃喝的嘴

发表于 2010-7-28 08:23:3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管住公款吃喝的嘴
汪金友
        最近,一份“天价餐”账单在网上热传热议,说的是山东省粮食局的几位领导,半年前陪客人吃饭,12个人一顿饭吃掉1.48万元。这张“在一些地方司空见惯”的账单,再次触发公众长期以来对公款吃喝的厌恶与谴责。  在一些领导干部的眼里,公款吃喝不算什么问题。不管是上边来客还是外边来客,招待人家吃饭,不仅代表主人的热情和礼仪,还能增进了解和交流。很多的工作和合作,也是在饭桌上谈成的。吃饭上升到招商引资、树立形象和造福百姓的高度,一些地方的主要领导和监管部门对吃饭也便网开一面。吃饭的名目,可以自设;吃饭的范围,可以自定;吃饭的发票,可以报销;吃饭的账目,不予审查;吃饭的效果,不予追究。在他们看来,只要没有装进个人腰包,吃多吃少都不是问题。
  但在公众看来,公款吃喝很成问题。作为“三公消费”之一的公款吃喝,每年的开销是一个天文级的数字。百姓的疑问是,一顿饭咋能吃掉普通百姓一年甚至几年的收入?公款吃喝到底带来多少效益?如此宽松的公务接待制度,又给多少私人消费留下空间?无论如何,公务接待都不能成为一笔糊涂账,而应当接受公众监督,给公众一个说法。
  公务接待有其现实存在的合理性,但不能没有规范。真正的规范首先就在于严格界定公务范畴,并进行严格有效监管。如果不对此作出具体的、明确的、科学的规范,对具体的公款吃喝不管不问不限不查,那么公务接待就必定成了一个筐,各种私人消费都会往里装。其次在于,公务接待要有具体标准。可以接待,但不是随便接待;可以吃饭,但不是敞开吃喝。纳税人的钱,你浪费,百姓会心疼;你奢侈,百姓会痛恨。就是那些外来的客人,看你大手大脚,也不一定会有什么好印象。
  当然,公款吃喝的泛滥,很多时候也有“潜规则”下的无奈。“来的都是客,一个都惹不起”,山西平遥一位官员日前对媒体的抱怨,道出了公费接待的苦衷。“酒量就是能量,酒风就是作风”,“接待就是硬道理”,“接待也是生产力”……一些手握权力的人,已经不是将公款吃喝当作“解馋”的办法,而是视为对方是否尊重自己的“标准”和“规格”,无论能吃多少、需要吃多少,都要“上档次”、“上水平”。而那些有求于他们或者可能将来有求于他们的人,只好忍痛“放血”,以免“因小失大”。
  管住公款吃喝的嘴,公开是最好的防腐剂。有了曝光和质询,一切假借公务名义的吃喝才有可能退避三舍。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推行财政支出公开,七成以上来客来去匆匆不吃饭,有就餐需要的人也会主动将伙食费留下来。这个事例表明,公务接待公开,能在制度上为一些地方挡驾、减负,使公务接待回归公务本质。
  在一定意义上说,管住了干部公款吃喝的嘴,也会改变干部作风、改进干部形象、改善干群关系。公款吃喝非小事,是到了严加规范管束的时候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8:27:48 | 查看全部
精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