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1074|回复: 1

少谴责多关怀

发表于 2019-3-29 11:29:34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少谴责多关怀
近日,某企业车间发生了一起火灾事故。当公司有关部门请领导再次开会批评该车间时,这家公司的主要领导拒绝了。他说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这次火灾事故,我们在大会小会说了很多次了,此次我们要是再批评,给他们的压力可能会超过他们的承受范围。”笔者认为这位领导的做法是明智的。
事故一旦发生,该怎么办?笔者认为,应该认真查找原因,以便亡羊补牢,杜绝类似的悲剧发生。在安全问题上,单位和个人的利益都是一致的,没有哪个单位或个人希望出事。我们重视安全工作,反对出事故,对出了事故的单位、个人(特别是负责主观责任的个人)给予一定的谴责是必要的,但是,一定要弄清谴责的目的,那便是为了更好地去做好安全工作。
压力过大的谴责,极有可能适得其反。事实证明:过多的谴责,不仅会造成出事单位慌了手脚、忙中出乱,还会让人感觉到上级部门在推卸责任,由此滋生反感、抵触情绪;而且,为逃避这种过重的谴责,一些单位还有可能瞒报事故。这与我们搞好安全生产的初衷严重背离!有报道说,一位职工因违章出了事故后,面对关怀备至的领导,他流下了愧疚的眼泪。康复后,他不仅在工作中再不违章蛮干,还主动以自己的事例来说明违章的危害,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可见,少谴责多关怀、少批评多引导,能对避免事故起到更大的作用。
安全管理和其他管理一样,都要以人为本,多从避免类似事故发生的角度考虑问题,而非动辄大会小会搞“批斗”。从这个角度来说,对待事故,反思比谴责更重要。我们要客观分析事故,找准原因,搞好人防、物防、技防,只有这样,安全才会更有保证。

 何卫东 张瑞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9-18 09:57:45 | 查看全部
谢谢老师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