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山东石油分公司 薛庆儒
最早,茴香豆是作为酒肴出现的。
自己一直记得鲁迅先生笔下那个著名的孔乙己,他说过的一句很是经典的话: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细想来,孔乙己的确憨傻的有些可笑,但对于茴香豆来说却是一种神一般的高度评价。我时常在想,到底是什么原因,最终使茴香豆成为了孔乙己为数不多的酒肴?是因为它的经济实惠,还是因为它的味道更胜一筹?
在自己的印象中,爷爷的酒肴也是茴香豆,当然,他并没有孔乙己的迂腐。每天傍晚,在劳作了一天之后,他会倒一盅酒来犒劳自己,而作为酒肴的也是这个茴香豆。小时的自己,对爷爷的那顿晚餐充满了向往。向往的并不是爷爷那劣质、带着刺鼻气味的包谷酒,令自己时时难以忘怀的,是那一碟充满了香气的酒肴:茴香豆。
那时的经济条件不好,能吃上一盘,准确是一小碟这样的茴香豆,那简直就是对自己的犒赏。要知道在一片萝卜干儿、咸菜疙瘩为主打菜的餐桌上,这样的一碟茴香豆,绝对是大菜。豆制品的香气,混合着茴香那特殊的香味儿,不用吃,只提鼻子一闻,口水便已是止不住地流。
日月斗转星移,当今天自己也成了一个成年人的时候,不知为何,在一众鸡鸭鱼肉的习以为常中,自己却独爱这小小的茴香豆。我曾经尝试对它的烹制工艺进行新的改良,却发现到头来一场徒劳。最好的制作方法往往最简单。一小碟黄豆,加少许的青豆,如果喜欢,再添上几粒花生米味道会更棒。然后加水,当然茴香,也就是平日里常用的八角是必不可少的,它放的虽然不多,却是这碟小菜的关键,是制作一碟诱人茴香豆的灵魂。上灶十来分钟后关掉,待其自然冷却,一顿美味便制作完成。那香气其实不用待到冷却的,烹煮的时候香气早已是遍满厨房,如果厨房的门没有关严实,那整个家中也会被这香气飘满。
每每此时,我也会学祖父那样,伴着茴香小碟上桌,给自己斟上一杯酒,轻呷一口,然后拿筷子轻夹一颗茴香豆,只需一颗,呵,那气味,那口感,今晚的酒是必须要再添一盅的。记忆中又浮现出自己小时候的情景,看着把茴香豆放入口中那股子满足劲头,全然沉醉享受之中的爷爷,自己总会问,爷爷,那豆子真那么好吃吗?每每此时,爷爷总会给我夹起一枚豆来,放入我的口中,笑呵呵说,你尝尝呀?
岁月总是这样飞逝,从书中的孔乙己,到昨天的祖父,再到今天的自己,变换的是人,不变的是茴香豆的美味,那抹齿间的香,久久不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