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95|回复: 0

[转贴] 再上“钻台”

发表于 2019-4-2 19:32:17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西北石油  罗丽娟

    3月30日,我和同事一起走过红柳丛,穿过胡杨林,在一路风沙尘雾中,兴致勃勃赶往采油三厂管理一区A4105-5H井采访。

    望着高高的钻塔和作业台上忙碌的红衣,一种“久别重逢”的激动和兴奋,刹那间,化做汩汩暖流在我心底纵情激荡。算一算,距当年毕业分配到油田钻井队实习已整整27年了。

    记得那时,师傅带领我第一次登上钻台,我满眼新鲜和好奇。以“初生牛犊”的冲劲,系好保险带直往二层平台上爬。师傅拿着丢下的安全帽,慌忙在后面追喊:“快戴上,危险!”我却不以为然地大笑着,登高望远,唱着流行的信天游:“我低头向山沟,追逐流失的岁月……”

    “走!咱上作业台看看。”戴好安全帽,同事催促我。我收回长长的思绪。从中国的东部到西部,石化儿女是一家。27年后,几经周折,我恍然穿越时光,重温年轻的模样。绕过一排齐刷刷摆放的油管,踏着和当年一样有着凸起花纹的钢板阶梯,再次登上3米高的钻台。

    这和钻井队一样的钻台,也叫做采油作业台。这是一个正在下油管进行防砂转抽的作业井。两人在油管端部刷润滑剂、然后合作卡大钳固定,一人扶刹把看仪表。仰头看到,还有一人在20多米的二层平台上接送油管。他们采取种种措施,以防地层出沙而堵塞井筒,影响油水的抽出。

    钻台上身影依旧,却不是当年的人儿,他们身着鲜艳的石化红,早已不再是“王进喜那种48道杠”的蓝色劳动布工装;卡大钳、扶刹把,动作依旧,却不像当年生产作业的莽撞粗犷;钢铁的碰撞、机器的声响依旧,却没有当年与青春相伴的勇猛激昂;井场依旧,却不见废油满地污水流淌。整个A4105-5H井场规范化、标准化,设备和技术更科学更先进,更重视生产安全、生态环保。

    “现在条件好了,要求也高了,作业质量、安全环保、成本控制,啥都有严格的标准和规章制度。”河南籍的作业班长李永来说,“俺也珍惜这工作,今年俺做的这个工程,还得到厂作业工程部高度肯定呢!”

    “是吗,为你们点赞!”我说着立刻举起相机,定格了他和工友们溢于言表的喜悦笑容。

    据悉,在西北油田,像他们这些重体力工作,现在正逐步由自动化、智能化系统设备所替代。

    站在久别的高高钻台上,近距离和工人交流,感受现代化的油气作业和科学管理,已是今非昔比。登高望远,粗犷豪放的“信天游”不再唱起,却难抑心中油然而生的万千感慨。

    在大西北这片无垠的热土上,有多少鲜艳的石化红,共同怀揣着振兴石化事业,实现中国梦的美好愿景,背井离乡、豪情万丈,来到这环境恶劣的地方。他们如同蒲公英的种子洒遍天山南北,雪峰沙岗。他们似火、似光、似红柳花、似胡杨树,为苍凉的茫茫大漠、戈壁沙丘燃烧激情和点亮希望,挺起千年不倒、万年不朽的精神力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