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31|回复: 6

正确处理“管”和“理”的关系:班组管理的必修课

发表于 2010-7-28 21:33:4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正确处理“管”和“理”的关系:班组管理的必修课
        郑言
       【情景捕捉】“管”、“理”不能偏颇
        7月28日上午,笔者来到中石化山东下属企业垦东轻烃站就班组建设进行专题采访。老远看到生活用水水龙头“哗哗”地流着水却没有人管一管,笔者顺手关闭了水龙头并径直走进了值班室。
        首先映入笔者眼帘的是,值班室“白板”公告栏里,设了两个栏目:一是“五个严禁”和处罚标准,二是单项考核结果:张晓霞由于资料填写不够认真扣绩效分3分、李进因迟到10分钟扣绩效分2分……七成以上员工“榜上有名”。
       征得值班室里员工李进同意后,笔者认真翻看了站上的管理制度,看到站上对迟到早退、违章操作、工作质量、劳保穿戴等制定了详细的处罚规定,可谓事无巨细、面面俱到。
       随后,在李进的带领下,笔者在站上各个点转了转,发现陈凡平等2人在阴凉处聊天。
        笔者忍不住问:“站上有明确的考核制度,你们这样不会受处罚吗?”
       “哼,处罚还不是家常便饭?”谁知陈凡平气不打一处来:“考核把我的心都考糊了,有活站长自己干好了,今天王昌明站长不在,大家可以‘放羊了’”。员工们纷纷状告笔者,站长像“工头”一样管着大家,大伙气不顺,工作也就没了积极性,站上的工作已连续三个月成了队上的倒数第二名。
        带着疑问,笔者又来到3#压气站采访。笔者看到站长刘玉明一个人顶着烈日,在挥汗如雨地挖着管沟,而远处3名员工却在一起嘻闹。笔者满腹狐疑地问刘站长:“这是怎么的了?大伙为什么不一起干?”
       “唉,别提了,以前我加强制度管理,制定了严格的考核制度,大伙认为我是只‘管’不‘理’,给我提了很多意见,要我更侧重‘理’,我就在管理上注重了人性化,但没有把握好‘管’和‘理’的分寸,造成管理太软,对员工又失去了必要的约束性。大伙的积极性还是没有调动起来。”刘站长叹着气说:“他们推说今天不舒服需要休息会,我没辙了。”。
        笔者随后与员工们私下交谈,了解到站上的制度确实过于偏软,偏面强调了人性化和自主管理,期望通过制定人性化管理制度来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和倾情回报,然而事与愿违,员工们认为制度弹性大,自主性强,员工们以各种家庭、身体不适等个人理由迟到、早退,或出工不出力,员工的凝聚力、战斗力不升反降。
       “看来,‘管’、‘理’不能剑走偏锋,偏“管”不‘理’和重‘理’不‘管’都行不通,要合理把握‘管’和‘理’的度,才能把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调动起来。”最后刘站长若有所思地对笔者说。
   
      【笔者评说】要正确处理“管”和“理”的关系
      
  以上两个班组中,一个班组长偏“管”,另一班组长偏“理”,两个班组工作开展就是两个极端,对比鲜明。偏“管”的班组长一味信奉规矩,认为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事事按制度办,按制度考核,没有“理”可讲,以至于员工们只知道按制度做就不会被骂、被罚,而不能深刻理解其所以然,这个班组也就成了失去柔性、被制度化的机械体。另一偏“理”的组长则是位“好好先生”,在班组开展实际工作中,单方面的去迎合“理”的要求,而缺乏管的手段,结果班组中爱憎不明、干好干坏、干与不干、创效无效都一样,这样大大地挫伤了大部分职工的积极性,班组建设依然搞不上去。
        制度与人情似乎是一对永远的矛盾,非此即彼,无法融合。然而上述班组的案例告诉我们,制度与人情无需博弈。制度与人情可以并驾齐驱,但人情决不能凌驾于制度之上。对企业管理者来讲,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人情人性感化人,才可以达到“刚性制度,柔性管理”的境界。
        其实,管理是刚柔相济、刚强和柔和相互调剂。“管”是刚性,“理”是柔性,班组的“管”是一种约束,是指禁止什么,提倡什么,用规章制度使班组的每一位职工都为班组目标的实现而发挥作用。因此“管”不能太感情化和不讲原则,不讲一些“冷”面孔不行。这里的“管”就是让人守规矩。而班组的“理”起疏导作用,班组长用晓之以理的方法对组员加以疏导,告诉员工为什么强调禁止这和提倡那,使其知所以然,从而实现自觉遵守班组各项规章制度的目的。重“管”轻“理”或重“理”轻“管”往往会事倍功半,以上两个例子就可以证明这个道理。
        笔者认为,班组建设、班组管理需正确处理“管”和“理”的关系,才能提高班组的管理执行力,提高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从“管”中下重手。要加强班组的建章立制工作,用制度管人是规范化的“管”。要狠抓制度落实,使“管”的威力充分的体现出来。其次,要合理讲“理”,理顺关系,以人为本,既要合理搭配组员,又要选好骨干力量,根据实际情况发挥人性化管理的作用;再次,就是奖罚分明,建立奖罚分明的激励机制,有了“管”中见效果、“管”中见收益的良好氛围,制度就成为组员自觉遵守的准则。当然,“管”只是一种手段,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所采取的对策,班组作为一个群体而存在,员工又是群体的主人,凡事人人参与,自我约束,相互监督,那么管就达到目的了。
        总之,“管”中有柔,“理”中带刚,刚柔中体现规矩。既不能只刚不柔,也不能让“柔性管理”让位于“刚性管理”,只有科学地处理好班组管理中的“管”和“理”,才能使班组建设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因此,正确处理好“管”和“理”的关系是班组长乃至企业管理者改进班组建设,加强班组管理的必修课。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21:52:58 | 查看全部
言之有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8 22:31:38 | 查看全部

回 1楼(一弯新月) 的帖子

请多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28 23:02:48 | 查看全部
“管”、“理”不能偏颇,确实如此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0-7-29 06:07:30 | 查看全部
稍作修改,请孙老师指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0 20:09:26 | 查看全部
祝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0-7-31 07:43:13 | 查看全部
祝贺见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