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文\金陵石化 曾敏
四月的调色笔刷绿了田间枝头、湖畔和山坡,和煦的春风里天空中飘来一只只风筝,又是一年清明时,风筝飞过的思念如织网一般弥漫了天空。
“又是三月三,风筝飞满天”每年清明节前后,春风荡漾,各大公园、山坡上孩子们欢呼雀跃,无论是买来的风筝,还是自己做的也罢,统统放上天。微风轻拂,蓝天白云风筝翻飞,各领风骚,风景别致,引来了一阵阵欢声笑语。
如今无论是乡村还是城市,不管大人小孩都会恣意放飞它升上天空。春暖天晴,选一处开阔地,扯着风筝线子迎风飞奔,边跑边放线,“燕子”型、“蝴蝶”型、“蜈蚣”型、“蜻蜓”型一纸有模样的风筝就升上了天空。
风筝飞的再高,也离不开线的牵绊,人走的再远,也离不开爱的思念。
祖先发明风筝不是单纯供儿童娱乐的工具,放飞风筝是为了纪念逝去的亲人。为了怀念亲人,传说鬼门关在清明节前后会有短暂的开放,此时把自己逝去的亲人名字写在风筝上放飞在天空,就可能给亲人传送到信息,告诉天堂里的亲人,生活一切安好不要挂念活着的人。还有关放风筝之说的,说的是在放飞的风筝身上写上诸多疾病的名字,意思是放飞疾病,起着去晦辟邪之用。
如今的儿童娱乐工具太多,放风筝不是最有趣了,更不知道放风筝有纪念亲人和辟邪之说。越来越多的商品风筝放入货架上成了现成品,想放就买一个,不必费心思去做了,但这其中的放飞心情远远不如自己做的有意思。更没有在风筝上写上自己逝去亲人的名字追思一下。每每仰头看见天空飘着一帧模样好看的风筝时,心中总是莫名的激动。儿时放风筝的一幕幕会从陈旧的心底泛出来,
中国是风筝之乡,有的地方借放风筝为媒,举办“风筝节”,古老的风筝,悠久的历史。在这个浓浓的春日里放飞风筝,是为了绽放五彩的春天,那是为了放松心情,那是为了哀思油菜花丛中长眠的亲人。
风筝飞过的是思念,思念许许多多勾起记忆的人和场景。漫步田野,听鸟儿啁啾,看风筝高飞回味无穷,隐隐地怀念那时的欢乐时光。
在清明这个节日里,记住那些坟茔下被唤醒在春天的灵魂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