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59|回复: 2

金丝湾的树

发表于 2019-4-5 15:25:0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首页/ 诗歌
金丝湾的树
作者: 唐朝白云 2019年02月27日09:36 浏览:3715 觉得不错,我要 赞赏


•点击音频,听今日好诗
▼〓█



当我再次推开城市的灯火
驱车进入金丝湾
用一双趟过浑水的脚靠近一棵树
每一棵树都挺立 肃穆
当我用一双洗过木炭的手拥抱一棵树
每一棵树都挤过来 有的丢下几枚叶子
有的递上一把果子 当我用一双
害过红眼病的老花眼 凝视一棵树
每一棵树都像我用光了力气和火种的
父老乡亲 纷纷后退
有的退到了我儿时的小溪畔
有的退到了我童年的月光下
有的退出了时间
现在 冬夜放下三重帷幕
我心中的神灵 裹挟着风雨
升起星空 为万物盖上厚厚被褥













点评












从诗中的描述看,从城市到金丝湾可能有一段距离,而这段距离恰恰是诗人思考的一段时间。在此,时空的转换非常必要,表明诗人去看金丝湾的树有其心理动因。“当我再次推开城市的灯火/驱车进入金丝湾”,此诗的这个开头尽管诗人一笔带过,却是不可缺少的,尤其是“再次”二字中隐含着某种渴望,带有赴约的意味。

接下来的部分浓墨重彩地描摹树的形态,写得非常精彩。要把这些树写活,写得灵动而富有生气,确实不易。写得过实,则会流于呆板;写得过虚,则会造成韵味的空疏,因此,要做到恰到好处的虚实结合。这对诗人无疑是一个挑战。这时候,在写实的基础上进行具有创造性和个性化的想象,就显得非常重要。可喜的是,诗人写得得心应手,金丝湾的树在他的笔下摇曳生姿,具有冥想的意味。每一棵树都是诗人的一段经历,或者来自诗人的生命感受,如“当我用一双洗过木炭的手拥抱一棵树/每一棵树都挤过来/有的丢下几枚叶子/有的递上一把果子”。在此,树已经不是纯客观之物,而是由诗人的情感投射所形成的意念之物,是主客观的奇妙综合。诗中有一种朦胧而晃荡的气氛,正是想象所带来的效果。诗的最后三句“现在 冬夜放下三重帷幕/我心中的神灵 裹挟着风雨/升起星空 为万物盖上厚厚被褥”,显出高迈的境界,实际上也是一个冒险,但有前面的铺垫,就显得相当自然。

✦特邀点评:吴投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9-4-29 13:46:28 | 查看全部
感谢赵老师的分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30 02:42:47 | 查看全部
非常感谢联西老师光临指导本帖并问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