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布新帖
查看: 714|回复: 1

重建后的北洋水师之命运

发表于 2019-4-11 22:31:53 | 查看全部 |阅读模式

马上注册!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肇和”号训练巡洋舰

并排停靠的两艘海龙级驱逐舰
  北洋水师于1895年全军覆没后,清廷于1898年在新购一批舰艇的基础上,以原北洋水师官兵为基干重建了北洋水师。这支新的北洋水师在此后的军阀混战中,成为各派军阀争夺的对象,也被当时混乱的形势裹挟,多次分裂、寄人篱下、数易其主,始终没有发展成为一支能够抗御外辱的强大海军。
  新北洋水师的主力作战舰艇包括巡洋舰“海天”号、“海圻”号、“海容”号、“海琛”号、“海筹”号,鱼雷炮舰“飞霆”号、“飞鹰”号,驱逐舰“海龙”号、“海青”号、“海骅”号、“海犀”号。
  在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新北洋水师置身事外,参加“东南互保”协议。4艘海龙级驱逐舰因维修留在船厂,未参加“东南互保”,在打退敌多次进攻后,被八国联军俘获。
  1909年,清廷海军部整编全国海军,将能够出海作战的舰艇编为巡洋舰队,内河作战舰艇编为长江舰队。新北洋水师各舰被编入巡洋舰队。
  清帝逊位后,巡洋舰队更名为海军第一舰队。“护法运动”期间,第一舰队部分主力舰脱离北京政府,南下广东参加护法,成立护法舰队。“护法运动”失败后,护法舰队主力北上投靠军阀张宗昌,编为渤海舰队,留在广东的小型舰艇编入广东海军。渤海舰队之后被奉系军阀张作霖并吞,编入东北海军,取得过对南京政府海军的几次胜利,东北易帜后改称海军第三舰队。
  “九一八事变”后,第三舰队主力被迫寄居青岛,因筹饷问题爆发“崂山事件”,巡洋舰“海圻”号、“海琛”号,训练巡洋舰“肇和”号南下广东,投靠军阀陈济棠,组成粤海舰队。不久,因陈济棠对粤海舰队的打压,“海圻”号、“海琛”号两舰叛离陈济棠,被南京政府收编,“肇和”号之后同其余广东海军舰艇一起被改编为海军第四舰队。留在山东的原东北海军舰艇,在抗战中全部自沉。
  当初没有南下参加“护法运动”的部分第一舰队舰艇,于1927年改编为南京政府海军第一舰队。
  全面抗战爆发后,第一舰队在损失全部大型舰艇后,舰队人员带着拆卸下来的舰上武器沿长江西撤,在田家镇、石牌等要塞布防阻击日军。抗战胜利后,原第一舰队遗留人员和原汪伪海军人员合并为海防舰队,后因军舰数量增多,拆分为海防第一舰队和海防第二舰队。
  1949年4月23日,海防第二舰队部分军舰在南京笆斗山附近江面起义,加入人民解放军,最终编入华东军区海军,成为人民海军的一部分。海防第一舰队和部分海防第二舰队舰艇则随蒋介石集团逃往台湾。(李巍 冯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9-4-13 14:43:55 | 查看全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关注公众号
QQ会员群

Copyright © 2021-2025 中企互动平台 版权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相关侵权、举报、投诉及建议等,请发 E-mail:bztdxxl@vip.s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5|京ICP备10020731号-1|京公网安备 11010102001080号

关灯 在本版发帖
扫一扫添加管理员微信
返回顶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